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崇平帝:衛國公征戰有功…諸卿以為如何封賞?(第1/4頁)
章節報錯
遠在千里之外的盛京城,顯德殿——
多爾袞落座在一張漆木條案之後,目如玄水,神情鐵青無比。
朝鮮的噩耗驚變,早已經透過滿清在朝鮮的使者傳將過來,濟州島大敗,漢軍進兵全羅道,朝鮮國王準備向大漢遞交國書,從此停止向滿清稱臣。
此刻,下方一眾文武大臣也都聽到了這個訊息,臉上同樣恍若蒙上了一層厚厚陰霾。
範憲鬥眉頭皺了皺,臉色凝重無比。
可以說,這一切已經出乎範憲斗的預料。
原本想著無法南下入關,就想著另外開闢一方戰場,但事實證明,剛剛到了倭國,卻被那衛國公斷了後路。
多爾袞面色凝重,看向在場眾人,沉聲道:“據朝鮮方面稟告,朝鮮國王已經向漢廷遞交了國書,諸位覺得我大清如何應對?”
碩塞出班,臉上密佈憂色,輕聲說道:“攝政王,朝鮮既然反水,糧道和軍械運輸斷絕,英親王他們也就危險了。”
多爾袞皺了皺眉,目光咄咄,道:“外無援兵,糧道又被斷絕,又是一支孤軍,的確是局勢險惡。”
因為海天相隔,路途迢迢,尤其是朝鮮改旗易幟以後,遼東女真現在根本就不知曉鰲拜與阿濟格兩人席捲了整個倭國,並且打下了江戶城。
濟爾哈朗沉吟片刻,說道:“攝政王,以阿濟格等人的性情,定然不會坐以待斃,現在只怕已經在倭國掀起一場風暴。”
多爾袞搖了搖頭,目光現出思索,道:“這一點兒,本王並不懷疑,只是漢廷的衛國公不會錯失趁火打劫的機會。”
說著,將目光投向範憲鬥,問道:“範先生,怎麼樣?”
範憲鬥沉吟片刻,輕聲說道:“攝政王,如今倭國之事已事不可為,還當儲存實力,及時撤軍,重新威逼朝鮮,才是正道。”
範憲鬥之言,才是上策,但可惜不管是鰲拜,還是阿濟格都被眼前迷霧遮擋住了雙眼,沒有在打下江戶城以後,及時撤軍,導致深陷江戶城泥沼,再難脫身。
多爾袞道:“範先生,英親王他們能不能想到這一層?”
這句話,倒是問住了範憲鬥,旋即,心底暗暗搖頭。
多爾袞從範憲鬥臉上的沉默,也漸漸品出來一些的味道來。
那就是不可能。
想了想自家兄長的性情,再加上一個鰲拜,絕對是在倭國拼一把。
多爾袞嘆了一口氣,說道:“做好最壞打算吧。”
這次如果再吃了敗仗,這大清真就是江河日下,搖搖欲墜了。
範憲斗拱了拱手,說道:“王爺,如今現在還是積極備戰才是。”
就在殿中眾人議論之時,一個太監跑進殿中,高聲道:“攝政王,英親王遞送了飛鴿傳書,說是朝鮮和日本有緊急軍情來稟告。”
原來英親王阿濟格乘船到了朝鮮以後,就讓位於羅州的遼東密諜機構,向著女真遞送情報。
多爾袞身形不由前傾幾分,目帶期冀,問道:“怎麼說?”
那太監手中拿著一張信箋,道:“英親王所領兵丁,在濟州大敗以後,席捲倭國,一舉打敗了倭國的德川幕府軍隊,拿下了江戶城。”
多爾袞聞言,面上現出喜色。
而殿中的一眾女真王公貝勒等高層,臉上同樣現出喜色。
太監急聲說道:“但漢軍也入了倭國,英親王大敗,撤出江戶,已經率領兵馬返回。”
此言一出,恍若一盆冷水兜頭潑下。
多爾袞道:“損失了多少兵馬?”
倭國可以不要,甚至朝鮮也可以反水,但八旗精銳乃是大清的無形資產,根本不容有失。
太監遲疑了一下,說道:“前後損失四萬餘。”
多爾袞只覺眼前一黑,只覺手足冰涼。
四萬八旗精銳,縱然還包含了漢軍八旗,但大清也幾乎損失了快一半兵力,這真是要了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