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賈珩:才能封親王、加九錫,輔國議政……(第1/5頁)
章節報錯
江戶城
不知不覺,就是五天時間過去,此刻的江戶城,城中的硝煙已經漸漸散去,只餘一些血腥獵獵之氣,城牆青磚之上,刀兵之痕清晰可見。
城中,幕府宅邸
賈珩正在與魏王翻閱著錦衣府經歷司經歷,整理而來的簿冊,其上記載著整個江戶地區,乃至整個倭國的基本情況。
幕府當初將整個倭國劃分為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大名,聽命於將軍,在地方上豢養家臣、武士,幾乎如同獨立王國。
魏王放下手中簿冊,感慨道:“子鈺,倭國這些藩看著比春秋時期,周天子之下的藩邦還要多。”
賈珩點了點頭,道:“是啊,諸藩紛爭不休,如能廢藩置縣,改由朝廷兵馬屯駐,未嘗不可。”
魏王陳然低聲道:“此非一朝一夕之功了。”
就在兩人敘話之時,錦衣親衛千戶李述快步進入廂房,道:“都督,德川綱重與薩摩、長州、肥前、肥後諸藩,已至江戶城外三十里外,派來了國使,遞交了國書,說想要與衛國公見上一面。”
賈珩低聲說道:“怎麼,還想讓本國公出城迎迎他們?”
魏王放下手中的茶盅,目光微動。
“讓他們自己過來。”賈珩面色微頓,輕聲說道。
倭國人就是這樣,畏威而不懷德,從後世的駐日美軍的一些表現就能看出來了。
這次不僅要在江戶之地駐軍,還要在其他地方駐軍,用以監視倭國。
李述拱手稱是。
此刻,原本“駐陛”在江戶城外三十里外的倭國諸藩聯軍,聞聽那國使所言,面上皆是微微一變。
此刻,諸家藩主率領的武士軍卒大概有三萬人,又是分屬多家,其實也沒有多少凝聚力。
薩摩藩的藩主島津光久,臉上怒氣勃發,但發作不得。
德川綱重道:“島津家督,小不忍則亂大謀,漢軍既已打下了江戶城,我們想要駐紮江戶,還需再忍氣吞聲才是。”
此刻諸藩藩主,臉上皆是現出認同之色。
裝孫子而已,德川家當政之時,他們也是裝過孫子的,這都算是有經驗了。
後光明天皇道:“中原上國,率大兵而來,出迎我等小邦之主,的確於理不合。”
不得不說,後光明天皇還是頗為隱忍。
說著,目光掠向面容陰鷙的薩摩藩主以及其他默然不語的藩主,說道:“咱們還是驅車前往吧,也沒有幾步路了。”
見天皇發話,薩摩藩主島津光久也不好拂了面子,遂也不再多說其他。
後光明天皇道:“走吧,去見見這位衛國公。”
後光明天皇輕聲說著,已是向著江戶城抵近,本以為徑直進入江戶城中,卻不想抬眸望去,只見一隊隊身著錦衣華服的儀衛,列隊而迎,而中間簇擁著一位身形挺拔,蟒服黑冠的少年。
而飛魚服、繡春刀,頭戴黑色無翼山字帽,果敢、幹練的驍銳氣質,幾乎給倭國的諸位藩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甚至讓後光明天皇一眼望去,都開始自慚形穢。
《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賈珩問道:“哪一位可是後光明天皇?”
後光明天皇近前,姿態倒是放的極低,拱手說道:“見過大漢衛國公。”
賈珩看向十八九歲的青年,點了點頭,伸出一隻手,相邀說道:“天皇請起。”
後光明天皇與身後的藩主,見得此幕,神色不一。
如島津光久目光冷了冷,而其他幾藩倒沒有什麼情緒。
賈珩以不容拒絕的語氣,沉聲道:“大軍駐紮在城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