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蘅蕪苑

廂房之中,一方漆木高几之上,燈火通明,而橘黃如水的燈火,似是如海水一般徐徐拍打在窗紗上,一下一下,而外間不時傳來幾聲蛙鳴,襯托的夏夜頗為靜謐。

淡黃色的帷幔之中,被金鉤束起,內廂氣息旖旎芬芳,輕輕逸散開來,讓人沉醉其間。

賈珩輕輕擁住寶釵的肩頭,道:“薛妹妹。”

真是隨著年齡漸長,寶釵真是豐軟可人,溫潤如水。

寶釵將螓首偎靠在少年懷裡,那張豐膩如雪的臉蛋兒酡紅如霞,柔聲說道:“珩大哥。”

賈珩清聲道:“好了,以後不要自怨自艾了,你我夫妻一體,別人不會笑話你的。”

寶釵輕輕“嗯”了一聲,芳心之中不由湧起甜蜜和歡喜。

賈珩輕輕攬過麗人的削肩,問道:“薛妹妹,早些睡吧。”

而後,一夜再無話。

……

……

就這樣,日升月落,倏然之間,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是三天時間過去。

忠順王陳榮父子、齊王陳澄的謀逆大案也漸漸落下帷幕,朝廷原本逼迫崇平帝退位的科道御史紛紛被髮配、流放。

而內閣首輔韓癀的第三封辭疏也終於不再留中,崇平帝批閱,準韓癀所請,允其告老還鄉。

至此,韓癀這位內閣首輔徹底被撤換下來。

一時間,神京再次震動,群臣議論紛紛。

這是朝局的又一次大變動。

而漢廷內閣再次調整,而至此內閣之中僅有李瓚、齊昆、高仲平三位閣臣,那增補內閣勢在必行。

先前,崇平帝關於推行新政之功,增補入閣的承諾,言猶在耳。

如今新政已經在大漢這片土地推行了半年之久,也該到開花結果的時候。

而關於內閣首輔的人選,雖然崇平帝暫時沒有降下特旨,揀補新的閣臣入內閣,但朝中眾人已經猜出來。

新任的內閣首輔,大抵就是兵部尚書李瓚。

而果然沒有多久,崇平帝降下特旨,特晉內閣次輔李瓚為內閣首輔,但次輔之位,卻並未讓齊昆順理成章地擔任。

上下群臣大抵都能猜出,應該是將內閣次輔之位,正在等待前往東南幾省督問新政的高仲平。

這一日,京城灞橋之上,楊柳依依,溫煦微風吹動著婆娑起舞的柳枝,綠蔭成浪。

十里亭,重簷鉤角,蒼脊蜿蜒如龍,而前日下了一場大雨,清洗過後的簷瓦明淨纖麗,一塵不染,而四根硃紅樑柱之上的紅漆卻有幾許剝落,現出幾許斑駁陸離之態。

而涼亭下方的一座石桌之上,擺放著酒壺以及酒盅等物。

此刻以禮部侍郎方煥為首的官員多是身著便衣,在道旁相送。

韓癀在京為官多年,尤其是擔任吏部天官五六年,提拔過的門生、故吏不知凡凡,這次出來,自然有不少人出迎相送。

自翰林科道、六部司官,都有一些官員過來相送。

韓癀舉起酒盅,喝了一杯水酒,目光掠向四方的一眾朝臣,輕聲道:“此去江南,諸位不必遠送,還望在京,輔佐明君英主,上致堯舜,下致太平。”

一眾官員紛紛抱拳稱是。

韓癀最後看了一眼神京城,似乎隱隱在等待著什麼。

或者說,等待著崇平帝派內監送行,這是當初楊國昌離任之時有過的待遇,但現在卻遲遲未有。

韓癀眉頭舒展幾許,目光深深,心頭不由嘆了一口氣,

而趙默在不遠處看向韓癀,心底就有幾許悲涼之意。

天子何其刻薄寡恩,不管如何,韓閣老忠心侍君多年,先前三次留中,竟如此羞辱韓閣老?

其實,還是當初齊王陳澄逼迫崇平帝退位之時,韓癀身為內閣首揆沒有第一時間申斥齊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