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事急矣,當行酷吏手段,資應王事!(第2/4頁)
章節報錯
張岱率領著一眾親兵執刀警戒,此刻,隨著士卒傷亡的增多,府城之上的丁壯青年,士氣已是有些萎靡起來。
張岱則是一一慰問守城的將校,等巡視而畢,又前往傷兵營視察傷兵。
而張岱一行幾人行走在亂糟糟的街道上,忽見得從城中心方向來了一騎,近前,翻身下馬,正是山東巡撫趙啟所派的差役,抱拳道:“張將軍,巡撫大人喚你過去。”
張岱點了點頭,率領著幾個親兵前往巡撫衙門。
巡撫衙門,官署之中——
待張岱見禮之後,趙啟面色有著熱切,問道:“張將軍,城外的兵馬可有新的動向?最近傷亡很大,士氣低落啊。”
張岱道:“大人,城外叛軍攻城受挫,同樣士氣低落。”
“這幾天傷亡太重,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法子,張將軍可有破敵之策?”趙啟目光熱切問道。
張岱寬慰道:“大人稍安勿躁,也就一兩天內,援軍就會到來。”
趙啟道:“城中的糧食快見底了,這幾天傷亡又多了幾千,以張將軍估算,還要堅守多久,援兵才能到來?”
估算糧秣消耗與實際消耗,倒是另外一回事兒,因為在戰爭中,軍卒具體的消耗要比平常多上不少。
張岱道:“中丞大人,不妨再堅守一陣,最多也就兩三天。”
“事到如今,除了堅守倒也沒有別的法子。”趙啟面色變了變,終究嘆了一口氣,低聲說道。
雖然濟南府城的守城潛力肯定不止這點兒,但許多事兒沒有經歷過,根本不知道,如果真的支撐兩個月。
張岱道:“趙大人,衛國公此刻應該已經到了山東地界,最多幾天,就會到達濟南府城,大人莫要擔憂。”
趙啟面色重又恢復幽幽玄水之態,目中殺機凜冽,沉聲道:“張將軍,本官這就繼續籌措糧秣,張將軍就好好守城吧。”
如今局勢危若累卵,已到了需要搜刮府城中所有米糧,以供應大軍的時候。
事急矣,當行酷吏手段,資應王事!
張岱拱了拱手,然後再不多言,轉身離去。
當張岱離了巡撫衙門,趙啟抬眸看向一旁的山東布政使彭秉愚以及佈政副使董鶴齡,沉吟說道:“彭大人,你派人前往張家、李家、於氏等地借糧,務必將米糧借到手。”
張家、李家都是城中的大戶人家,開著不少商鋪以及產業,家中不少糧倉囤積。
彭秉愚面色稍稍遲疑了下,沉聲說道:“大人,上次張家就有些不樂意,還冷嘲熱諷說新政已經繳納了不少米糧,藩庫焉會缺糧少米?這下又去借,只怕不允啊。”
“告訴他們,亂軍進城以後,勢必屠城劫掠鄉紳,他們是死守著那些糧食被亂軍搶走,告訴他們,凡借米糧,朝廷都會雙倍奉還。”趙啟面色淡漠,徐徐說著,忽而厲聲說道:“帶著人過去,凡有不從,一律以勾結白蓮妖人為罪,拿捕至獄!”
彭秉愚面色倏變,道:“大人,這如是朝中御史彈劾起來?”
張家原也是隆治一朝的致仕官宦,在山東當地算是郡望之家,在朝中也有子弟為官,如果真的出了什麼事兒,肯定會有御史彈劾。
“出了任何事,由本官盯著。”趙啟面色凜然,沉聲說道。
彭秉愚與董鶴齡面面相覷,愣怔片刻,拱手稱是。
隨著時間如水流逝,山東藩司衙門開始向城中大戶籌措糧秣用以供應大軍,而濟南府城的糧米危機暫時渡過。
而濟南府城外,天穹之下,漆黑暮色如幕布降臨,西方夕陽染紅了天穹,而一頂頂軍寨四周已經升起裊裊炊煙,大軍似是在埋鍋造飯。
如果沒有不遠處的城外斷刀裂槍,以及屍體,倒有幾許戰爭的詩意浪漫,但獵獵的血腥氣以及傷兵的呻吟。
豪格與陳淵卻已經下定了決心明天一早兒就行撤軍。
軍帳之中——
氣氛同樣凝重不已,這場勢如破竹,星火燎原的齊魯之戰,已經徹頭徹尾地被打成了一場爛仗。
豪格道:“李延慶說先在兗州停留一段時間,再行突圍,是撤兵的時候了。”
陳淵皺了皺眉,道:“也只能如此,那就先撤回兗州。”
豪格道:“既是撤軍就要快,等吃了飯,連夜撤走,不給漢廷追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