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事急矣,當行酷吏手段,資應王事!(第1/4頁)
章節報錯
盛京,宮苑
其實,自從漢廷嚴辭拒絕了女真的求和以後,女真沒有多久就收到了訊息,多爾袞等一眾女真高層,雖然怒不可遏,但也無可奈何。
因為,漢與滿清之間,攻守之勢異也。
此刻,顯德殿中,人頭攢動,而諸文武大臣拱手而立,殿中氣氛有些壓抑,而就在這樣的議事場所中,在朝臣的後方還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孫紹祖,其人目前在阿濟格手下做事。
孫紹祖低下頭,靜靜聽著滿清高層的議事。
而大殿正中的金色龍椅正中坐著小皇帝福臨,一旁的椅子上則是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開口道:“如今漢廷山東的白蓮教發生民亂,肅親王前往協助處置事務,諸位以為我大清要不要發兵馳援山東,內外夾攻漢廷?”
其實,豪格本來是要被問罪的,但經過範憲斗的勸說,以豪格前往山東搞亂漢廷為代價,多爾袞網開一面,一方面向女真等眾王公貴族的高層展示了自己開闊的胸襟,另一方面也是對豪格廢物利用。
下方一眾王公貴族當中,杜度出班拱手說道:“攝政王,現在漢人對山東一域之亂疲於應對,我們正是用兵一雪前恥的時候,自薊鎮的青龍關以及宣府進入漢境,策應肅親王。”
未等杜度話音落下,滿清戶部尚書滿達海,卻出班反對說道:“攝政王,自平安州之殤以後,我大清八旗精銳傷亡不少,雖這幾月經過補充,但錢糧消耗了不少,如果再打這一場仗,兵馬調撥的少了,攻不下漢地,調撥的多,戶部府庫的糧秣就調撥不及。”
碩塞沉吟片刻,說道:“現在薊鎮、大同、宣府的兵馬都不好對付。”
鰲拜抱拳說道:“攝政王,不能完全不管山東那邊兒,肅親王現在深入漢地,也是為了我大清,不能置之不理,如果讓漢人從容平定了山東亂局,那就會全力對付我們了,還請攝政王發兵。”
這時,阿濟格面色憤憤,怒聲說道:“出兵罷!漢廷既然不願議和,那就打疼他們!”
濟爾哈朗嘴唇翕動了下,終究沒有出言。
自己從平安州一役,皇太極喪命紅夷大炮之手,濟爾哈朗就頗受指責,連帶著在女真高層中議事中出言就都少了。
多爾袞聞言,默然不語,似是思量了一會兒,轉眸看向下首的範憲鬥,問道:“範先生怎麼看?”
先前,多爾袞就是聽從了範憲斗的規勸,這才選擇在豪格問題上,“大度”了一把。
範憲鬥此刻老神在在,正自微微眯著眼眸,那張老年斑密佈的臉上似乎陷入思索,聞聽多爾袞相喚,拱手說道:“老臣以為當出兵,不僅是我八旗精銳,朝鮮水師也應出兵山東,給漢廷壓力,不能讓漢廷集合重兵絞殺山東的義士!”
此刻,福臨坐在明黃色褥子鋪就的龍椅上,垂眸看著下方議事的一幕,靈動的眼眸下意識去看多爾袞。
心頭深處隱藏著一抹憤恨。
十四叔欺負了自家母妃,他對得起父皇嗎?
多爾袞面色遲疑了下,沉吟道:“這個時候,糧秣不齊,不宜國戰吧?”
“如果讓漢廷從容平定山東叛亂,那時更為難辦。”範憲鬥蒼老眼眸中滿是篤定之色,說道。
多爾袞點了點頭,面上若有所思。
這次機會實在是難得,或者說當初中原之亂時,也是適合女真入寇的時候,但旋即被賈珩平定。
範憲斗拱手道:“攝政王,去年西北之戰,準噶爾人與和碩特人都在漢人手裡吃了虧,後來與我大清結盟,如果我大清出兵,可以遊說一同出兵。”
準噶爾以及和碩特幾家,都曾派人至盛京聯絡,約定共抗漢廷。
可隨著漢廷的崛起,吊打四夷,一眾四方小國也就開始合縱連橫起來,但受限於距離遙遠,除非提前約定,根本無法做到一致行動人。
“他們自從吃了敗仗以後,還在休養生息,現在也趕不上了。”多爾袞搖了搖頭,道。
又是想了想,道:“那就出兵再次入關,哪怕吸引漢廷的注意力,為肅親王那邊兒吸引漢廷的目光。”
下方一眾王公大臣聞言,也都開始準備起來。
……
……
濟南府城
又是經過了幾日堪稱慘烈的攻防之戰,城頭上的兵丁,傷亡不少,而且距離當初趙啟所言的再堅持兩三天,就能看見援兵的情況略有不同。
真就成了國人口中的“過兩天再去”,實際上卻是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