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宮苑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因為今天是馮太后的生日,長樂宮張燈結綵,門庭若市,已有不少武勳、文官的誥命夫人覲見馮太后,至於宗室王妃、命婦更是列隊在丹陛之下,在女官以及嬤嬤的導引之下進入殿中。

此刻,馮太后坐在一方鋪就軟墊的雲床上,下首的兩座繡墩上,左邊兒坐著宋皇后以及端容貴妃,右邊兒是韓國太夫人以及兒媳婦兒,而晉陽長公主、咸寧公主、南陽公主以及清河郡主等宗室貴女紛紛列坐一旁,一眾誥命夫人以及其他女眷,紛紛落座。

就在這時,女官輕聲道:「皇后娘娘,楚王妃還有齊郡王妃、北靜郡王過來與太后慶生。」

不多時,楚王妃甄晴、齊郡王妃向氏、北靜郡王甄雪,各著盛裝華裙,在女官以及嬤嬤的相陪下,進入殿中。

「孫媳見過太后,恭祝太后千秋聖誕。」楚王妃甄晴盈盈福了一禮,那件藕荷色長裙幾是要兜不住渾圓、翹挺的磨盤,而身旁嬤嬤挽著楚王的兒子,也糯聲喚著祖母。

北靜王妃甄雪一襲淡紅色衣裙,蔥鬱如雲的秀髮以碧玉簪綰起桃心髻,玉容修麗,柳眉細長,同樣領著女兒水歆,甄雪今天稍稍化了妝,那張白璧無瑕的臉蛋兒,原就是溫婉柔美的氣質,此刻桃李生暈,靜態極妍,多了幾分嬌媚,恰恰與今日喜慶氛圍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甄氏兩位王妃,進入殿中,幾是將不少誥命夫人的目光吸引過去,春蘭秋菊,美不勝收。

隨著甄雪向著馮太后行禮,一小蘿莉水歆,也向著馮太后糯糯說著,躬身行了一禮。看著粉雕玉琢,宛如瓷娃娃的小丫頭,將馮太后生出幾分憐意,說道:「歆歆過來。」

宋皇后喚著咸寧公主,讓三位王妃向屏風後落座,輕笑道:「以柳和齊郡王妃也在,你們妯裡之間,在一塊兒好好說說話。」

甄晴笑了笑,說道:「兒媳多謝母后。」說著,拉著甄雪進入誥命夫人之列。

另外一邊兒,馮太后拉著小蘿莉水歆敘話,轉眸看向宋皇后,問道:「皇后,剛剛怎麼不見皇帝?」

晉陽長公主在下首坐著,原本與小郡主李嬋月正在敘話,聞言,抬眸看向宋皇后。宋皇后笑了笑,柔聲說道:「太后,陛下這會兒還在接受群臣和宗室的千秋賀表呢。」

因為秉承馮太后從簡而辦的懿旨,崇平帝本意也不想大肆操辦,於外廷而言,就是著百官敬獻賀表,然後設宴款待,於內廷也就是讓幾位宗室、武勳的誥命進宮為馮太后慶賀一番。

馮太后點了點頭,面上現出慈祥笑意,輕聲說道:「皇帝要忙一些,永寧伯等會兒要一起過來了吧?」

「這會兒人都還在含元殿呢。「宋皇后眉眼輕笑流波,作為兒媳婦兒,在婆婆面前,自是隻有伏低做小的份兒。

馮太后看了一眼在端容貴妃身旁坐著的咸寧公主,然後對宋皇后說道:「說來,還沒有好好見過這位永寧伯。」

聽宮裡一些傳聞,咸寧還有荔兒的女兒嬋月,都要賜婚給這麼一位少年武勳,心頭難免有些好奇,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夠讓皇帝這般看重?

雲髻華麗,螓首玉顏,一身硃紅鳳紋,素色低胸衣裙的晉陽長公主,輕笑說道:「母后忘了,那回過年時候,還有上次在太上皇那邊兒尋皇兄來奏事,母后就已見過永寧伯?」

馮太后笑道:「哦哦,是了,我想起來了。」

高仲平的夫人周氏,看向在馮太后身旁侍奉的咸寧公主,目光閃了閃,心頭湧起憤憤難平。

先前,皇后出言婉拒求婚,她還以為是對咸寧另有安排,不想前日鏞兒說,竟是給永寧伯賈珩湊在了一起。

可那永寧伯已為有婦之夫,這不

是荒唐嗎?

念及此處,不由瞥了一眼正坐在榮國太夫人身旁,著滴翠玉冠,著一品誥命服的秦可卿。

此刻,在一眾誥命夫人中,南安太妃以及南安郡王妃與魏王妃嚴以柳,來到賈母以及王夫人跟前兒,笑了笑,寒暄說道:「老姐姐,有段時日沒見了,老姐姐近來可好?」

賈母心頭雖漸漸不喜南安太妃,但畢竟是人老成精,笑了笑道:「好著呢,現在好的很。」南安太妃寒暄幾句,轉眸看向一旁的王夫人,輕笑道:「怎麼沒見著你們家的大姑娘?沒有和晉陽長公主一同過來?」

王夫人臉色微變,心頭閃過憤恨,這個老虔婆,又想哪壺不開提哪壺。

賈母臉色笑意淡了幾分,接了話道:「大丫頭今天有事兒。」

南安太妃輕笑道:「如是來了就好了,她不是與甄家兩個王妃從小時候玩得不錯?」王夫人:「....」」

「陛下駕到。」就在殿中誥命議論紛紛之時,殿外的嬤嬤高聲喚道。

不多時,崇平帝與賈珩一同進入宮中,身後不遠還有齊楚魏三王按著長幼年齒在崇平身旁徐徐而來。

崇平帝向著馮太后行著禮,而賈珩與齊楚魏三王向著太后行禮,「孫兒見過太后,祝太后聖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