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第1/4頁)
章節報錯
金陵,寧國府
夜至酉正時分,寧國府各處院落都已亮起了燈火,深秋之夜漸漸起了一層白霧。
因為賈珩平時要麼在書房,要麼在所居庭院,也沒人留意賈珩的動向。
當然縱是知道,也沒有什麼大礙。
黛玉居住的廂房,賈珩來到靠著南牆之側的書桉之前,坐將下來,就著燈火翻閱著書冊。
轉眸看向一摞一摞的詩詞集,有一些是辛棄疾的詩詞,還有一些是蘇軾的詞,唐人的詩詞也有。
黛玉的詩詞寫作素養不低,平時自己也著有詩詞。
“這還有一首新詩?”賈珩目光為書桉上的一張桃花箋紙吸引,拿起信箋,目光在字跡上瀏覽,凝眸看向黛玉的詩稿,只見以娟秀、乾淨的小楷寫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不過後續的詩句沒有補齊,也沒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等句子。
“這是什麼時候寫的?”賈珩暗暗思忖著,目光向下延及,卻見信箋的尾端寫著寫詩的日期。
想了想,正是他前往粵海期間所著,前後一個多月,黛玉在此期間定是對他十分思念,或許正值深秋,見著寧國府花園中百花凋零,想來就寫了這麼一首詩。
賈珩閱覽而罷,面色頓了頓,一時默然。
想了想,提起毛筆,取出箋紙在另一側題著一首詩詞,這是清人的詩詞,名為《綺懷》,詩曰:“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待書就罷,放下之後,愈看頭兩句愈不正經,壓下心頭的一絲異樣,抬眸看向窗外的夜色。
“大爺,外間起霧了。”襲人進得書房,端著茶盅,遞將過去,含笑說道:“大爺喝茶。”
賈珩抬眸看向襲人,聲音溫和幾分,問道:“是襲人啊。”
襲人點了點頭,道:“今個兒下午,蓉大爺還有幾個寧榮兩府的族老,想要求見大爺。”
賈珩端起茶盅,輕輕呷了一口,問道:“有沒有說什麼事兒?”
襲人搖了搖頭道:“他們沒有說,說是想邀大爺一起用飯。”
其實,賈珩回來的第二天,如果不是去遊湖,金陵城中有不少官吏都會下帖拜訪賈珩,與這位權勢漸盛的永寧伯結交,如上午遇到的葉暖,就是如此。
賈珩放下茶盅,說道:“等過幾天抽空見見。”
旋即,看向襲人,問道:“我去粵海的時間,林妹妹在府中都做什麼?”
襲人輕笑道:“林姑娘平常與溪姑娘、紋姑娘、綺姑娘吟詩作對,彈彈琴、下下棋什麼的,有時候甄家的三小姐和兩位王妃也過來串門,府上倒也熱鬧。”
說著,柔聲說道:“林姑娘時常尋邸報來,惦念著大爺,後來寶姑娘和雲姑娘都陸續來了。”
賈珩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
襲人見此,也不再多話。
賈珩面色頓了頓,正思忖著,忽而聽到黛玉的柔軟聲音,溫聲說道:“珩大哥你看什麼呢?”
“看妹妹寫的詩。”賈珩應著一句,循聲望向黛玉,此刻那扇芙蓉凋破圖風之畔,剛剛沐浴過後的少女,一頭秀鬱青絲披散著肩後,宛如出水芙蓉,妍麗無端。
見著賈珩的放下的筆,黛玉心頭生出一股好奇,問道:“珩大哥,你寫了什麼?”
說著,走近前來,帶著一股如蘭如麝的清香,少女垂眸看著箋紙的詩詞,芳心微動,拿起箋紙,凝神閱覽。
須臾,看向賈珩,問道:“這是……珩大哥寫的?”
珩大哥平時那般忙,不大寫詩詞,她是知道的,但這首詩詞是在應和著她的這首《葬花吟》。
賈珩道:“方才一時心有所感,和了一首送給妹妹,也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黛玉聞言,咀嚼著“一處相思,兩處閒愁”,芳心微顫,盈盈如水的眸光定定地看向那少年,呢喃道:“珩大哥。”
這是賈珩第一次為黛玉寫詩,或者黛玉從未聽賈珩在三國話本刊行以後,再寫過什麼詩詞,也沒有送過寶釵。
如果有的話,在神京時候倒是給寶玉送了一份勸學詩。
賈珩凝眸看向黛玉,笑了笑,輕聲說道:“妹妹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