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女真的應對(第1/6頁)
章節報錯
盛京,皇宮
五更天,宮殿前的老柳樹在瑟瑟秋風中隨風招搖,枝葉舒展,城門樓上的燈籠被一個頭戴氈帽的宮廷侍衛挑下,吹熄了燈火。
多爾袞坐著四個轎伕抬起的轎子,自東宮城門進了宮內,東方天際一線曦光閃亮,紅霞映照了半邊天。
此刻,顯德殿,南書房
已經起得床來,坐在書案之後,處置奏疏,藉著鐫刻鳳凰章紋的燭臺燈火映照,依稀可見是一個身形魁梧,國字臉的老者,面相略有幾分富態。
不遠處侍立的莊妃,布木布泰,年歲三十五六,生著一張鴨蛋臉,容貌美豔,科爾沁蒙古出身的莊妃,其實身形稍高,骨架略大,一頭烏青鬱郁的秀髮梳著一個小把頭,以珠釵簪飾束起秀髮,而身上著從江南走私而來的蘇錦製成的裙裳。
耳畔佩戴著耳環在燈火映照下熠熠流輝,生育過三女一子的麗人,身姿豐腴,秀頸之下,身前滿月傲然,恍若一顆熟透的蜜桃,寬大裙裳仍遮擋不住玲瓏曼妙的身段兒。
皇太極或者說黃臺吉,年紀愈大,身旁需要人侍奉茶水,年齡愈老,嫌周圍婢女笨手笨腳,多是不合心意,時常有呵斥之言,而莊妃自告奮勇,過來伺候皇太極。
而皇太極在批閱各地遞上來的摺子時,也多和莊妃說上兩句,時間一長,耳濡目染,逐漸培養了莊妃的政治才幹和視野。
後金擁關外之地廣袤沃土,劃分了不少郡縣,建官立制,耕種土地,而每一次從大漢境內擄掠漢民都安置在州縣,隨著時間過去,治下漢軍八旗人數也漸漸多將起來。
皇太極此刻端坐在書案後,看向手中一份奏疏,提起一旁的硃筆,沾了硃砂墨汁,在奏疏上題著幾個字,還是漢字。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以入主中原為宏圖大志的政權。
“皇上,睿親王在外求見。”一個太監進來低聲說道。
皇太極聞言,放下手中的硃筆,好似一頭蒼老的雄獅睜開了眼眸,看向玻璃圍屏風後的高大身影。
“臣弟見過皇兄,問皇兄安。”多爾袞繞過屏風,進得書房,快行幾步,請安問候,垂眸之間,偷瞥了一眼容貌美豔的嫂子莊妃。
“起來吧。”皇太極蒼老的目光審視地看向多爾袞,道:“多鐸那邊兒可有訊息傳來?”
多爾袞面色頓了頓,說道:“皇兄,十五弟上次傳來訊息還是幾天前,現在還未有最新訊息傳來。”
平常時候,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都是私下按同胞三弟所稱,但在皇太極跟前兒,就不好這般“抱團”。
皇太極默然片刻,說道:“如今察哈爾蒙古仍在西邊兒盤踞,應該早日掃滅,待十五弟那邊兒在吸引漢廷的兵力,我們就整軍滅察哈爾蒙古。”
“皇兄,臣弟最近已經督促各部,加緊備戰。”多爾袞敘道。
皇太極嘆了一口氣,說道:“留給朕的時候不多了,明年我打算改國號,重新改元,改換氣象。”
“改國號?”多爾袞聞言,心頭微驚,面上現出疑惑,有些不明白皇太極突然怎麼想起了這麼一出。
改國號這種事,說是小事也是小事,說是大事也是大事。
皇太極道:“前日聽範先生說,漢為火德,我後金為金德,故而不克,朕之意改國號為清,取水德相剋之意。”
其實,在平行時空的歷史,在十幾年前,後金就會改國號為清,但此世明顯出了一些偏差。
不過,女真對八旗的旗色服飾都是遵循著五行之意,甚至連駐軍排布都暗合五行。
“皇兄,改國號可是大事,人心浮動,需得好好商議才是。”多爾袞沉吟片刻說道。
皇太極道:“這幾天就會召集文武百官,正式議著此事,現在就是提前和你說一聲。”
說著,轉而問道:“朕讓你聯絡察哈爾,聯絡怎麼樣?”
多爾袞連忙回道:“皇兄,臣弟聯絡了額哲手下的大將巴林,但巴林十分疑慮,沒有給明確的答覆。”
察哈爾蒙古現在還在苟延殘喘,歸根到底在於大漢隆治年間哪怕再是愚蠢,也知道察哈爾蒙古對大漢的屏藩作用,在遼東失陷以後,後面十幾年著力扶持了林丹汗之子額哲。
皇太極沉吟片刻,道:“不管有沒有回覆,待十五弟在漢廷南方攪成亂局,就整軍進兵,攻滅察哈爾蒙古。”
他等不了那般久了,還有立嫡一事,朝中派系林立,也需要提前籌謀。
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年紀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當初奪取遼東、征討朝鮮屢立戰功,手下黨羽眾多,掌管著正藍旗、戶部。
因為與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嶽託關係好,在一次酒後對皇太極頗具怨言,被皇太極藉機削成了郡王。
多爾袞聞言,不敢多言,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