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風霜雨雪,大抵如此(第1/4頁)
章節報錯
永業坊,棠橋衚衕,李宅
賈珩在門房的引領下,舉步邁入當朝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李瓚的府邸。
這座宅邸頗有些年頭,兩側的迴廊可見一些青漆掉落,而假山怪石也見著苔蘚覆蓋過留下的痕跡。
“子鈺。”過了儀門,就見李瓚一身石青色圓領長衫,面帶微笑,於花廳廊簷下相候,此外,左右兩側還站著幾位兵部的官吏。
有兵部左侍郎施傑、新任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杭敏、兵部職方司郎中石澍,以及前兵部右侍郎鄒靖等人。
而鄒靖,將以兵部侍郎銜,隨李瓚前往北平,為經略安撫司副使,襄贊戎務,協理軍機。
“閣老。”賈珩整容斂色,遠遠喚了一聲,趨步近前,拱手施了一禮。
李瓚手捻鬍鬚,瘦硬長鬚的面容上笑意溫和,道:“方才見著子鈺拜帖,老朽還納悶呢,子鈺這幾天不走親戚,怎麼閒暇想起老朽來了。”
顯然見賈珩能來拜訪自己,這位將要離京的兵部尚書很是高興。
賈珩面上也帶著笑意,道:“閣老明日將赴幽燕,下官為職部,自要送一送。”
李瓚點了點頭,笑道:“子鈺有心了。”
眾人寒暄著,引賈珩進入花廳,雙方分賓主落座,僕人奉上香茗。
賈珩放下茶盅,抬眸看向李瓚,問道:“閣老可入宮面見過聖上?”
李瓚面上笑意斂去,鄭重道:“等下午再進宮陛辭,府裡下人正在打點行李,此行赴北,需隨身攜不少輿圖、書籍、方誌,以備參詳。”
賈珩點了點頭,道:“閣老此去,屏藩幽燕,直面胡虜之鋒,應為國之柱石,朝野矚望。”
李瓚聞言,嘆了一口氣,道:“七尺羸弱之身,於北戍守,只得全力為之罷了,如要揮師北向,只怕還需子鈺這樣的少年英傑,整兵功成,六軍進發了。”
賈珩神情堅毅,沉聲道:“京營諸軍武烈氣象初定,之後,將行為期大半年的作訓、征討,如建奴今歲秋,再如往年南下寇掠,珩勢必舉兵北上,與之一較長短。”
李瓚沉吟了下,道:“子鈺不必急切,我至北平籌畫防務,就是為朝廷爭取時間,如子鈺《平虜策》言,時間在我。”
賈珩道:“此非於敵決戰,仍以守戍為要,檢驗新兵戰力,否則,如練三五年兵馬再與敵虜接戰,反而不得練兵之要。”
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如時機成熟,他肯定要出兵與敵虜作戰。
事實上,今歲秋如東虜入寇,朝野文武百官,定不乏催他進兵之言,所以,他需得未雨綢繆。
“等明日前往軍器監,尋巧匠,讓錦衣府探事護送至濠鏡之地,習學火器之術。”
賈珩思量著。
李瓚笑了笑,道:“子鈺心頭有數就好。”
轉而看向杭敏,打趣道:“子鈺練兵之能,朝野有目共睹,我們只好拭目以待了。”
杭敏與施傑、鄒靖二人都為之輕笑起來。
先前安順門演武,眾人看到新軍煥然一新的氣象,心頭無不振奮。
李瓚沉吟片刻,問道:“聖上前日意在設軍機處襄贊軍務,子鈺於僚屬、吏員之人選,可有意向?”
因為賈珩是軍機處的提議者,崇平帝勢必在軍機處僚屬的選擇上,聽取賈珩的意見。
賈珩道:“此事,我還在思慮,只怕還要看聖心屬意,閣老以為誰可入軍機?”
這樣一個新機構,品階不定,想來應能打消一些人的心思。
但也不乏一些聰明人,察覺出名堂,想要入值軍機。
畢竟最早的內閣也僅僅是侍從文秘機構。
李瓚面色一肅,沉聲道:“既是軍機值事,當選知兵之人,以防貽誤軍國大事,等下午面聖時,我會向聖上舉薦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