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們是賣消防器材的(第1/7頁)
章節報錯
時間來到1972年4月下旬。
雖然過年後這兩個月外面發生了不少情況,甚至有些事情足以影響當前的世界局勢。
但對杜飛而言,這些事情都是次要的,他甚至在跟布什那次見面後,就沒再關注東洋那邊的談判。
而是一直在飛機制造廠裡死盯著轟8的二號機和三號機的進度。
杜飛現在最關心的是,一號原型機成功之後,二號、三號是否能復刻,並且有相近的效能。
這也是杜飛一直擔心的,不能複製的成功沒有任何意義,也不能達到量產的要求。
好在到目前為止情況還挺不錯的。
因為有了一號機的經驗,令飛機制造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士氣高漲,生產經驗也提升了,又是集中全廠力量,令二號機的裝配進度比一號機更快。
在經過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在五一之前完成了第二號原型機的裝配。
不過等以後量產,分成四個工組,就不可能達到這種速度了。
在二號機完成後,杜飛找機會依葫蘆畫瓢,把二號機也收入了隨身空間檢查。
結果除了其中一臺發動機有些問題,其他跟一號機整體水平幾乎一致。
這令杜飛鬆一口氣,心裡更清醒當初拿下陝飛廠是多麼正確的選擇。
不衝別的,就衝這批工人和技術人員,就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或許他們的技術能力還達不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他們的工作態度和鑽研精神絕對是當世一等一的!
只有絕對的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苟,才能在技術裝置和生產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達到現在這種裝配水平。
至於那臺發動機,也不是大問題,直接換備用的,之後順利完成了地面的滑跑試驗。
接下來就等五一勞動節,杜飛要再次一鳴驚人。
當初承諾,在五一之前試飛轟8,已經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甚至認為杜飛得意忘形了,吹牛皮,放衛星。
這次杜飛就讓他們大吃一驚,不僅要五一勞動節試飛,還要一次飛兩架!
在這同時,開春雪融之後,飛機制造廠這邊的第三座總裝車間也蓋起來了。
這邊因為預備裝配更小的飛機,三號車間比前面兩個車間小一些,但裡面的工位更多。
豎著排列,一次可以生產三架類似轟6體型的飛機。
三號車間建好,還有一座同等規模的四號車間,這才是飛機制造廠短期內的規模。
同時杜飛已經開始準備啟動承諾樸折的‘轟7’計劃了。
因為杜飛這個掛逼的存在,轟8的設計圖紙經過隨身空間最佳化,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水平。
不像我們其他飛機,完全是試著來,生產出來,使用一陣,再零零碎碎的改進。
對於轟8卻不需要,只有等將來,適配新武器,或者安裝更先進的電子偵查裝置和雷達的時候需要進行比較大的改動。
因此,廠裡的設計研究人員就有了富餘,讓杜飛能夠開啟轟7的計劃。
所謂的轟7,其實就是縮小版的轟8,使用兩臺同款同軸反轉渦槳發動機,機體的尺寸縮小到三十米長,翼展也在三十米左右,大抵上與轟6差不多。
因為使用渦漿發動機,會使飛機在低速區間能效更高,體型跟轟6差不多大,速度略慢一些,但載彈量更大,航程卻能達到六千公里以上。
杜飛相信,除了北高力,還會有許多人願意為這種‘適中’的轟炸機買單。
最主要的是,杜飛會為轟炸機提供配套服務,比如轟炸機可以搭載的各種導彈、大大小小的航空炸彈。
除此之外,杜飛還有一個心思。
在他搬遷飛機制造廠之前,原本陝飛廠從長飛廠那邊帶來的那個‘運8’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