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發起進攻的球員頂得那麼靠前,他傳出球,C羅和迪瑪利亞追上球后,還有多少空間讓他們去發揮呢?

發現了沒有?

問題已經浮現出來了。

從陣型上看,當進攻從十號位發起的時候,C羅和迪瑪利亞其實是沒多少空間了。

所以,採用十號位打法,跟C羅和迪瑪利亞的特點本身就是有衝突的。

安切洛蒂上任後是怎麼做的呢?

莫德里奇。

他扶正莫德里奇,將球隊的進攻發起點從十號位上撤回來。

由哈維·阿隆索和莫德里奇來發動進攻。

如此一來,C羅和迪瑪利亞的兩翼就有了非常廣闊的衝刺空間了。

更重要的是,這兩名中場球員的特點都非常互補。

於是,這才有了皇馬在歐冠賽場上的第十座歐冠。

……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拜仁遇到的問題跟皇馬也很類似。

在高深前世,海因克斯手握裡貝里和羅本兩名魔鬼邊路大殺器,前面需要一名中鋒來策應,中場施魏因斯泰格佔去一個,防守後腰佔去一個,那就只剩下一個了。

《修羅武神》

託尼·克羅斯,還是托馬斯·穆勒?

這是一個持續了幾年的老問題。

從範加爾到後來的海因克斯,不管是德國球迷還是媒體,或者是國內的球迷,一直都在討論,究竟這兩名雙子星誰更應該首發?

也不是沒有嘗試過,用施魏因斯泰格和託尼·克羅斯踢雙後腰,但效果不好。

海因克斯上任後,大力扶持自己在勒沃庫森時的得意弟子託尼·克羅斯,讓他出任四二三一里面的十號位置。

但拜仁很快也遇到了跟皇馬類似的問題,進攻出球點過於靠前,不利於裡貝里和羅本的發揮,而且這兩名球員實際上都是走邊路內切路線,託尼·克羅斯的存在反而限制住了他們。

托馬斯·穆勒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他更多是以跑動和策應為主。

所以,在11/12賽季,拜仁很多場比賽都是壓著對手打,得勢不得分。

施魏因斯泰格出現傷病後,託尼·克羅斯獨挑大樑,位置靠後了,情況反而好轉了。

到了12/13賽季,情況又變了。

先是羅本受傷,托馬斯·穆勒拉邊,啟用了拉姆;接著是施魏因斯泰格受傷。

在十六強淘汰賽,首回合客場三比一擊敗阿森納的情況下,回到主場,施魏因斯泰格累積黃牌停賽,海因克斯排出了馬丁內斯和古斯塔沃的雙後腰,讓託尼·克羅斯獨挑大樑。

結果,主場被阿森納二比零打爆,差點就翻盤了。

但有趣的地方在於,託尼·克羅斯在八強淘汰賽首回合對尤文圖斯的比賽,剛上場後就受傷了,羅本替補上場。

拜仁就調整到了,施魏因斯泰格和馬丁內斯搭檔雙後腰,托馬斯·穆勒踢十號位的站位。

結果呢?

八強兩回合都是二比零擊敗了尤文圖斯,半決賽總比分七比零狂屠巴薩,決賽二比一擊敗多特蒙德。

為什麼呢?

因為拿下託尼·克羅斯後,拜仁的進攻發起點撤回到了雙後腰的手中。

如此一來,裡貝里和羅本都能夠得到更多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