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他走的那天上午,趙頊的精神突然變得好了起來,他寫下了詔書,人家太子爺都是爹死了直接登基,但他的太子爺則必須要等到二十歲才能登基,在此之前由大宋大長公主趙蓉聽證,同平章事張仲普監國。

寫完之後,他就躺了下去,然後這一趟就再也沒起來,最後到黃昏的時候,太子趕了回來,看了父親的最後一眼,而趙頊在臨死之前指著耶律特里說道:“我要去找你哥評評理!你這……”

他這句話都沒說完便嚥了氣……

這一下可不是宋遼大亂了,而是天下大亂了,宋遼兩代帝王其實都是很厲害很好的,但趙禎跟耶律洪基前後腳走了,現在耶律浚跟趙頊也前後腳走了……

突然一下子兩個國家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宋遼兩個巨頭幾乎是同時進入到了緊急狀態,而他們一進入緊急狀態,周圍的國家跟部族晚上睡覺頭都不敢挨著枕頭,真的是怕啊……誰也不知道宋遼兩國最後會是什麼奇怪的人物上位。

以史為鑑的話,雖然不敢說所有年少繼位的太子都荒淫無道喜歡亂來,但十之八九肯定是有的,他們現在周圍的國家可沒有敢直接跟宋遼這種大怪物相抗衡的。

兩國的朝臣也都蒙了,一來蒙的是宋遼咋又幾乎同時死皇帝了,二來蒙的是自家的太子爺跟隔壁的太子爺是同一個人。

撓頭……這輩子也沒出現過這種情況啊,歷史裡也沒有。

更關鍵的是他們調不動軍隊……宋國的軍權在趙蓉手裡,遼國的軍權在耶律特里手裡,倆姑婆手中握有一百萬軍備,嚇死個人咯。

正常情況如果出現現在這樣的狀態,那基本就是誰掌控軍權誰登基,但問題是現在的情況掌控軍權的可以視為同一個人,並且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個登基該怎麼登基……

兩邊的禮部緊急碰了個頭,彼此看到對方就跟看到失散已久的親人一樣抱頭痛哭,然後就坐下來商量唄,但這個事沒有先例,根本就無法調劑。

而這時更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那就是宋遼國喪期間有西夏被高昌跟草原諸部給聯合進攻了,他們的使臣跑到宋遼去求援……

可當下軍權都在女人的手裡,她們處理一下內務還好,但遇到這種外戰的時候,頭皮都是麻的,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本來她們是打算把軍權移交給張哥的,畢竟一個是老婆一個算是徒弟,再加上耶律特里還得叫張哥一聲姑丈,關係也都挺好,給他還是比較放心的。

但張哥給拒絕了,他拒絕之後還幹了一件非常拉風的事,就是孤身一人前往西夏進行調停。

要知道那可是二十幾萬對十幾萬大軍的大規模全面戰爭,一個人去調停簡直如同天方夜譚,但他就是去了,不光去了,還調停成功了……

而戰爭的原因更是讓人啼笑皆非,不是之前秦嶺公路嘛,這條公路貫通之後一路修到了西夏,但西夏耍心眼子,修到他那裡之後他不繼續接著修了,打算用卡住商貿的最後一百里賺差價,這人家高昌跟隴右都護府的哪能願意呢,之前倒是看在宋遼的面子上捏著鼻子認了,但現在可不同了,誰他孃的要慣著西夏啊。

反正最後天下人也不知道到底調停過程是怎麼樣的,但草原諸部同意歸遼,高昌也同意歸遼,西夏瞬間就變成了一塊國中之國,被遼國整個給包了起來,只有一小塊地方跟宋接壤。

當時的西夏國主一看說你們都這麼玩是吧?你們牛逼,你們歸遼,爺爺歸宋。

然後張哥去的時候是一個人,回來的時候拉了四十萬大軍外帶一本巨厚的花名冊回來。

可是他們壓根都沒想到的是,這三方都以為自己在玩的是合縱連橫,但其實宋遼自己都快合併了!

不過總體說來還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吧,遼國看到宋國一切平穩,知道那都是因為他們有個很牛逼的人物能夠壓得住場子,遼國可不行,遼國只要沒有皇帝的壓制,一夜之間就能分崩離析,所以在這樣的極端高壓環境下,遼也做出了一個無奈之舉,就是同意耶律特里的兒子,現改名耶律冧的世宗太子繼位登基。

小皇帝今年才八歲……一下子就成為了主宰世界中心的人物,但他顯然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而且這會兒他正在姑奶奶那邊上課,每天揹著小書包跟一群小屁孩一起上學放學,這突然就榮登大寶了,他坐在龍椅上哭鬧著要回學校的樣子多少讓人有點哭笑不得。

不過就在第二年開春的時候,一件讓天下人都為止感慨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那就是鬥爭百年的宋遼兩國正式開始進入整合合併,因為有兩套班子、兩個首都、兩套制度,所以整合起來也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各方利益的牽扯還是非常麻煩的。

但好就好在幅員遼闊,幅員遼闊就代表著緩衝地帶比較多,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整合帶來的後遺症。

不過頭皮最麻的還得是西夏國主李秉常,他發現自己剛可以耀武揚威了,轉頭卻看到自己的死敵草原部族的首領跟高昌回鶻的首領都成了自己的同事……

而就在國內發生如此大變故的時候,宋遼兩國的艦隊仍然在海上封鎖八嘎,一三五月宋國、二四六月遼國封,下半年則是七九十一遼國,八十十二宋國,唯一的區別就是兩個艦隊從國字頭艦隊變成了東海艦隊跟渤海艦隊,名字換了一下,其他一切如故。

八嘎那邊都被兩個大艦隊封到快要人吃人了,但那頭到底還是全身上下哪都軟,就是嘴硬,死活不肯服軟。而根據兩大海軍的核心指揮部命令,只要八嘎不服軟就一直這麼輪換下去,就當訓練新兵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