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三兒不是有長性的,釣蝦每天只肯花一個時辰。

但真要運氣來了,誰也擋不住!

綠柳城東門外小小的六節山頂,此時圍在黑黢黢深不見底天坑周圍的,不下百人,全都在釣蝦,但今日也就他商三兒一個人開張!

雖然只是條一節的幽璧蝦,賣給城主府也值一兩二錢銀子,只要人仙大爺們用得上,那就是稀罕物!

上次釣到一節蝦,已是兩個月前了。

蝦抓在手裡,猶在掙扎。能換銀錢,商三兒絕不會嫌它體溫冰冷,只防被蝦鉗剪斷手指,把馬尾線上的活結扯開,不再傷到它絲毫。

馬尾做的釣線很細,但上百丈長也要裹成好大一團,加上轉輪,全扔給旁邊的曹老四:“哥哥幫我收拾好,明日再找你討!”

抓著蝦就想往山下跑。

曹四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他的衣領:“王八羔子!我釣到蝦時,哪次你不打秋風?怎麼,今兒要自家吃獨食啦?”

“好哥哥唉,我那老孃的厲害你不知麼?這麼多人瞧著,個個嘴碎,哪裡藏得下好處?一會叫她曉得了,能賞我幾個大錢買肉吃,就算發慈悲!你還想從我老孃手裡打秋風麼?”

曹四這才鬆開手,訕笑道:“看你要跑,還以為是壞了義氣,倒忘了這遭!”

又疑惑地問:“那你跑啥?”

對這個逢紅白事一起上門蹭席、賭錢時一起壓閒吃莊、吭外地客時彼此合作的好朋友,商三兒倒不瞞著,不過壓低了聲音:“禮賓司不是住進好些外來人仙?我得趕在老孃曉得前,找他們賣蝦,那等不拿銀錢當事兒的大爺,多賣出幾錢,才有落咱手裡的!”

曹四瞭然,猛點頭:“那快去,午間孟娘子那碰頭!”

“好嘞!”

留曹老四收拾線團、轉輪,商三兒撒腿往山下跑。

與商三兒不一樣,曹四有大名,本叫作曹富貴,不過在家裡確實排行老四,廝混久了,商三兒就叫他曹老四,漸漸別人也這般叫。誰叫曹富貴仗著年齡愛當哥哥,那就別怪商三兒把便宜討回來。

六節山說是山,其實只是個大些的山包,才數十丈高,下山很快。

不過山頂天坑極深,據說底下直通九幽之地,偶有魔氣透出,被風吹下山來,侵入人體就是一場大病,便膽大不信邪的商三曹四等上百個釣蝦者,也只敢在有日頭時下釣線。

因那通往九幽之地的天坑,就算土地婆許可,東門外也沒幾個人敢來種地,牲畜棚倒建了不少。

山下到東門這兩里路,道旁全是百十年的老樹木,稍遠有些牛羊在林中吃草,放牧的老叟、童子都躲在樹蔭下歇涼,或抽旱菸、或捉蟲子耍。

若論樹齡老,綠柳城當然要數城隍廟前那株老柳,樹幹須得七八個商三兒才合抱得過來,它也不是綠柳城得名的第一代老柳,不過因為城名,老柳若枯死,當任的城主都要在那兒再新栽一顆,現在這棵也七百多年了。

幽璧蝦命硬得緊,但力氣不算大,任它在手裡掙扎,下山後跑過兩裡林地,商三兒從東門進城。

東門歷來不被城主看重,城牆上歪靠著幾個衙兵,門洞下則只有兩個老頭兒。守門老頭已老朽,負責早晚開關城門而已,又是熟識的,自是任他飛奔而入。

綠柳城不大,只東西兩個城門,東門內北側就是菜市,時令果蔬、肉食都在這賣,入城就能見;南側是泥瓦行,堆著些東門外磚瓦窯拉來的貨。

前幾年,商三兒還曾譏笑過,周家城主怕不是傻,磚瓦窯還罷了,菜糧則多從西門外擔進城,穿過整條東西正街才能到菜市賣,要讓種菜的多走多少路?

不想曹四替城主答他,商隊、人仙也全從西門來,進城就見亂哄哄的菜市,哪有體面?

說得商三兒啞口。

且不管這些,踏著青石板,從東正街抄小巷近路轉入北通街,再走到盡頭,城主府東側第二家禮賓司,才是他的目的地。

本城只有兩條街,東西向是正街,南北向則是通街。正街連線東西兩個城門,按十字路口分為兩半,就是東正街、西正街;通街也如此,兩邊分北通街、南通街,北通街盡頭是城主府,南通街盡頭則是城隍廟,兩端都常有人群聚集之時,就留有大片青石鋪成的空曠場地。

站在禮賓司門前,身後是大片的空場地,不見虎衛、衙役走動,商三兒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吆喝起來。

背後的空地不小,以至於綠柳城人們叫“北通街”時,若沒有特別指定,代稱的就是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