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精神大振。

晶片技術的任務終於來了!果然,自己猜得沒錯,特殊分支科技肯定會一直有任務發下來,只是時間不確定罷了。

這也意味著,停滯了好久的“人工智慧”分支科技,以後也必定會有新的任務。

而觸發新任務的方式,可能是遇到剛好與之有關的事件,比如這次許老師找上門來求助eda演算法的事,系統就直接下發了與eda有關的晶片任務。

當然,除了想明白這些細節外,最讓秦克感覺精神振奮的是任務的獎勵,居然有一份s級的知識!而且是適用於1nm晶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奈米材料製作全流程!

&n的製程工藝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現在國際主流的晶片採用的矽基材料,製程工藝物理極限只能達到7nm而已!

因為矽基電晶體由源極,漏極和柵極組成,柵極負責電子的流向,透過“開和關”的動作來標識著0和1這兩個二進位制訊號,但當電晶體柵長低於7nm時,裡面的電子就有很大機率產生量子穿隧效應,即電子會穿過它們本來無法透過的“牆壁”而呈現出不受控制的情況。

0和1這最基本的二進位制訊號不可控,那還談什麼用來製造晶片?

近來得益於一種新研發出來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電晶體“fi”(翻譯過來就是“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大幅縮短電晶體的柵長,才使得5nm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但哪怕是在fi技術下,晶片製造工藝極限也只到3nm,無論是鰭片距離問題、短溝道效應問題、熱效應問題都無法得到解決,於是更高階的環繞式閘極電晶體(gaa)誕生了,一舉將製程工藝壓縮到2nm,目前gaa技術也只是小規模地運用,無法真正量產。

&n製程工藝已無法忽略量子效應了,量子穿隧效應將成為常態。可以說,1nm基本上就是傳統數字模式的晶片與量子晶片的界限。據說能達到1nm製程工藝的、摻雜了二硫化鉬的新型碳奈米管,也只存在於實驗室的研究當中,距離面世遙遙無期,更別說進行商業量產了。

現在系統出品的s級知識,居然是關於適用於1nm晶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奈米材料的製造方法!而且這肯定是能穩定製作晶片的新型複合奈米材料!

秦克怎麼能不激動!

這應該是傳統晶片設計構架下的所能達到的最完美最極限的材料了,也可以為更進一步的量子晶片奠定基礎!

無論是為了自己設計出人工智慧機械人的目標,還是替國家解決卡脖子的難題,秦克都對這份s級的知識志在必得!

而且他感覺這個任務的難度不會太高,因為系統在釋出任務時,也給他灌輸了一份資料,有關新型架構eda的主要思路,以及演算法庫的數十種核心思路。

估計這與當初那個開發作業系統的任務類似,都是帶著一定指引性質的基礎任務。

所以秦克回過神後,便很爽快地對許清巖道:“許老師,eda的開發工作,我和青筠都可以參加。不過我有個請求。”

許清巖鬆了口氣,可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創造過太多的奇蹟,他總對秦克有莫名的信心:“什麼請求?我能辦到的你儘管說。”

“這次我和青筠不會公開參與到eda的開發專案中,所有工作只會與您單線聯絡,如果我倆真能做出什麼具體的成果,也只會掛到您的名下。這樣可以否?”

許清巖愣住了,隨即堅決搖頭道:“是你們做出來的科研成果,當然算是你們的,怎能掛我名下?”

秦克早知道許老師的正直頑固性格,所以才要在一開始談好條件:“許老師,我們現在的名氣夠大了,如果在eda上有什麼大的成果並公開出來,以後想出國會遇到更多的麻煩。我還想著有機會帶青筠多出國拿幾個獎順便旅遊一二,希望你能體諒。”

許清巖自然也知道國際社會對夏國的技術封鎖,之前秦克二人編寫出青檸作業系統,已引起國際的不少關注,導致秦克上次參加普林斯頓的報告會都得層層審批,聽說上頭提前一個月採取了許多措施、安排了不少人力來暗中保護秦克的安全,秦克才最終成行,並在普大的學術報告會上大放異彩,為國爭光。

如果秦克兩人這趟真能解決eda的演算法難題,一旦傳出去固然是莫大的名氣與功績,但也會更引人忌憚,以後兩人想出國參國學術交流就更加危險與困難了。

許清巖沉默了好會兒,才問道:“你們兩個與我單線聯絡,不需要與別的工程師交流,就有信心解決這個演算法問題?”

“有這樣的信心,不過我希望能拿到您手裡的所有資料。資料安全傳輸的事您不用擔心,我到時傳您一個軟體,所有檔案透過這個軟體來傳輸,會自動加密,世上應該還沒人能破解。”

秦克雖然不是專攻電腦保安這塊,但青檸作業系統的架構本身就極為安全,只要許清巖也使用青檸作業系統,整個傳輸過程由人工智慧“微光”來加密和控制,根本就不用擔心資料外洩的問題。

許清巖見秦克信心滿滿,終於下了決定:“好,所有資料我都按你說的方式來傳給你,我也只會單線與你們聯絡。”但他又皺眉道:“但這些成果不應該掛我名下,我不擅長演算法,也不擅長資訊學,掛我名下反而會引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