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那次‘小冰河時期’,冬天特別寒冷而漫長,雖然當時沒有相關的氣溫測量技術,但我們從歷史記錄來分析,夏國北方在冬天的平均氣候28℃左右,冬季平均延長了一個月,這使得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時間減少了一個多月,適宜耕作的最高海拔高度下降了100~200米,這些因素導致了糧食作物的嚴重減產,加上疊加旱災,一年的糧食收成甚至不足往年的二分之一,導致大饑荒,明朝末期的人口銳減了近二分之一……”

當時的農業也比較落後,糧食產量低,一有天災便使得饑荒迅速蔓延,糧價抬高,各行各業都因為要給溫飽需求支付更高的代價,生活水平也因此降低了,當拼盡全力也無法獲取足夠的糧食時,社會自然出現劇烈動盪。這也是夏國的明朝滅亡原因之一。秦克沒細說這些歷史,他話鋒一轉,回到現在:

“而這一次的‘小冰河時期’,在冬季時間的跨度上比較接近,我們的秋季只有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這麼一個多月,然後就會進入初冬,在11月2日直接進入嚴冬,直到明年2月中下旬,漫長而寒冷的冬季才算是結束,進入相對寒冷的春季。在這期間,氣溫急劇下降,夏國北部的平均氣溫只有30℃左右,部份最低氣溫的地區,可能會迎來45℃的超低溫!”

儘管現在還是秋天,空氣清爽,極為舒適,但聽到“45℃”時,在場的眾人還是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彷彿已能感受到那股刺骨的寒意。

秦克重重地敲了敲白板:“這次的‘小冰河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降溫快,影響範圍大,從11月2日起,一天之間的氣溫可能會直接下降超過20℃,短短兩三天之間,寒潮就會抵達我國的最南端省份,當地的最低氣溫將跌破0℃,南方那些從未見過雪的民眾,將在這個冬天裡體驗到起碼五場的風雪!”

現場再次響起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

在南方看風雪,聽著很浪漫,但眾人都知道這將會對全國的農業、畜牧業、商業經濟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起碼道路結冰就會使得物流效率大打折扣。

“可以說,這次我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我們目前最要先做的,就是釋出預警訊息,讓北半球所有國家、民眾都提前做好禦寒過冬的準備,尤其是糧食與淡水、能源的儲備!”

“當然,大家也不必太過驚懼,這幾年來夏國種植技術、種子培育質量有了飛躍,尤其是隨著完美型沙漠紅薯在西北地區的大力推廣,鹹水湖淡化工廠的迅速投產,以及青檸科技研究推出的一系列能抵禦極端高溫乾旱、低溫風雪的農作物種子,起碼淡水與糧食方面已不再是問題。我們能更從容地應對這次的‘小冰河時期’。”

“哪怕遇著較漫長的極端惡劣天氣,影響到糧食蔬果的運輸效率,目前城市裡幾乎家家戶戶的陽臺種植如油菜、西紅柿等蔬果的‘潮流新風’,也可以在短時間內保證一家老少的綠色營養攝入量。”

至於北半球的其他國家,歐洲、米國、嘉拿大、鵝國等,秦克並沒有提及,這些國家在糧食與淡水方面也早有完善的防災應對能力,並不需要秦克替他們操心。

眾人聽到這裡,都暗自慶幸。

連湯姆森教授、老陶都忍不住多看了秦克和寧青筠兩眼。

說是巧合也好,說是秦克、寧青筠的“高矚遠矚”也好,但誰也無法否定,正是這兩位年輕人研究出來的“計算種子學”、“完美型沙漠紅薯”,使得世界的糧食種子培育迎來了嶄新的高效率時代,糧食產量大增,連沙漠邊緣都已被沙漠紅薯所“包圍”,使得“饑荒”這個幾千年來人類社會中的固疾得到了根治。

而近三年來這兩位年輕人頂著異樣的目光,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海水鹹水的淡化技術研究中,哪怕被人暗中嘲笑“研究太低端”也沒半點動搖,最終推出了極為高效低能耗的一體化淡水技術方案,近來還一舉解決了核汙水的問題,使安全用水不再有任何的困難。估計不出兩年,人類將徹底擺脫淡水危機的威脅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怕這兩位年輕的院士,已拯救過人類兩次了。

不然光是這次“小冰河時期”到來,人類社會怕就會遭受極大的損失,甚至可能會因為缺糧缺水而引發戰爭……

秦克沒在意眾人此時心裡想什麼,他輕輕敲了敲白板,讓眾人將心思收起來。

“剛才我說了我們的第一個研究成果,也就是‘小冰河時期’的出現及可能的影響。接下來,我將說一下我們另一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那就是北極出現這次氣候異變的成因分析!”

眾人都紛紛坐直了身子,因為最終的大資料模型是秦克、寧青筠和老陶建立的,除了他們三個,在場沒第四個人事先知道這個大資料模型到底“揭示”了什麼,這時都眼巴巴地等秦克揭曉答案。

“北極出現突發的氣候異變現象,我們暫時認為有兩個主因,第一個主因是地日的距離變化。”

“我們星球繞太陽轉動的軌道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形,而是橢圓形,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開普勒對此有過詳細的論述,這也是近日點與遠日點的由來。但這個軌道一直在變化,當中既有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也有太陽本身的質量變化。我們根據近幾十年來的氣候資料,以及米國那邊近來發給我們的宇宙觀測資料進行了對碰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地日距離變得較之百年前變得更加極端,即近日點更近太陽,遠日點更遠離太陽,而我們星球的自轉軸也發生了微妙的傾斜,這兩種變化的共同作用影響下,會導致我們的星球出現冬天更冷,夏天更熱的情況。”

“當然,這些只是北極出現極端氣候異象的部分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一個多月前,太陽發生了一次劇烈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這些高能帶電粒子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沒像以往那樣落在某個半球的大部分割槽域,而是直接轟擊了北極上空,並擊穿了外部的防護磁層和大氣層,落到了北極的冰原上,嚴重影響了北極的磁場分佈!”

“我們根據‘強力弱力電磁力的三力統一理論’,對這次事件進行了大量的模擬運算,發現這次的轟擊導致了北極磁場的混亂,進而影響到地底的內部能量流轉,最終結果就是北極的地表氣溫急劇下降,導致出現‘蘑菇雲’異變!也導致了這次的‘小冰河時期’的提前到來!”

“據我們目前的推測,地日距離的變化,也與太陽本身的異常活動有關,也就是說,太陽的異常活動,以及發向我們這顆星球不斷地噴射的物質和能量,引起了星球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等外部空間環境強烈擾動,進而影響到全球的氣候乃至星球內部的能量和磁場!”

“而確定這個推測,將是我們接下來的研究重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