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讓世界各國都重視即將到來的淡水危機,並提升自己在全球氣候異變應對決策圈裡的話語權與主動權,所以面對這個有點尖銳的質疑聲音,他語氣堅定地答道:

“這是基於我和太太,以及我們的團隊進行大資料分析及預測模型推演結果。根據我們的預測與推演,今年六月,最早會在五月下旬,太平洋就會出現較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但與以往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影響不一樣……”

秦克環視全場:“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的異變,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將不會是降雨與洪澇災害,而會是酷熱與乾旱災害,而且影響範圍很廣,不只是夏國,全世界處於夏季的大多數國家都會被波及。大概在今年七月,北半球的國家都會迎來史上最炎熱最乾旱的夏天,歷史夏季的最高溫紀錄會被打破,最長的無有效降雨紀錄會被打破,上述國家都會因為持續的乾旱而陷入到淡水資源緊張甚至是淡水危機之中,高溫熱浪帶來的危害也會遠遠超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並推升了各國電力消費需求和加劇能源危機。而這只是僅僅開始。”

在一片寂寞之中,秦克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傳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從今年起的數年內,厄爾尼諾現象每年都會出現,而且都會帶來嚴重的乾旱災害和熱浪災害,糧食會嚴重減產,我呼籲世界各國提前做好應對,儲備淡水資源與糧食,發展綠色能源,研發水資源淡化技術與糧食抗旱增產技術,各國民眾也儘可能地節約用水、節約糧食、節約能源……”

全場記者一片譁然,無數觀看這場直播的觀眾都騷動起來。

誰也沒想到,秦克會在這樣全球矚目的時刻,丟擲這樣近乎災難預言般的論斷!

無數記者面面相覷,以秦克此時的名望地位,自然不會瞎說,但這樣的言論又太過驚人!

終於有位西方記者站了起來,以質疑的語氣問道:“秦克院士,你們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完全根據你們的專業能力,還是因為你們打算進軍海水淡化淨化市場才危言聳聽?如果我沒記錯,自從去年你們宣佈參與海水淡化研究起,就多次在公眾場合鼓吹這樣的淡水資源危機了!”

臺下也有不少的外國記者投來同樣懷疑的目光。

不同於國內媒體記者們將秦克寧青筠視為“國之英雄”“國之瑰寶”並一味吹捧,國外的記者們更熱衷於挖黑料和胡亂猜測著發表不靠譜的評論,畢竟秦克寧青筠又不是他們國家的驕傲。

寧青筠有點緊張地握緊了秦克的手。秦克對在場記者們的反應早有預料,轉頭衝自己家小白菜溫和一笑,才轉頭直視著那名記者道:

“這自然是基於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對真實資料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而且你顛倒了因果關係,正是因為根據調查研究推演出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年發生較嚴重的淡水危機,我們才會在去年成立團隊來研究海水淡化淨化技術的。目前國際上知名的海水淡化淨化技術方案成本過高,效率也太差,遠遠無法支撐起龐大的生活用水與工業用水需求。”

下一位記者馬上追問:“秦院士,春節期間您曾提起過在海水淡化淨化技術方案的研究上有了較大的成果,請問能投入市場推廣運用了嗎?”

這回是國內的記者,問話的態度便明顯帶著尊敬。

“在海水的淡化淨化技術方面,託某個不負責任的國家排放核汙水的福,我們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完善我們的技術方案,但在鹹水淡化淨化技術方面,我們確實已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目前僅剩下一些細節需要完善,我們將爭取在五月底前在清海湖建立起試點的淡化工廠,並儘可能在八月份到來之前,為我國的西北地區提供淡水資源,到時也歡迎各位同行進行合作,我們願意以較低的專利授權費向業內的同行提供整套技術方案,以應對未來持續的淡水資源緊張局面……”

又有國內的記者問道:“秦院士,您言下之意是不打算靠這套技術方案的專利來賺取利潤?”

“是的,我和青筠研究這些技術方案,主要是為了解決人類的淡水危機,而不是為了成為億萬富翁,所以專利授權費會定得較低,以儘可能地降低最終的淡水單價,讓普通民眾享受到比當前水價更低的優質自來水。”

臺下再次騷動,秦克在如此場合許下這個承諾,自然不可能會食言,難道他從事這項研究真的不是為了盈利,僅僅是因為預測到會出現嚴重的乾旱災害而想造福民眾?

聯想到秦克曾將青檸作業系統、完美型沙漠紅薯的專利全都無償贈送給國家、造福民眾,越來越多國內的記者開始相信秦克的話了。

下一位國內記者緊張地問道:“秦院士,按您的預測會出現嚴重乾旱災害,那像我們這樣的普通居民,是不是要提前囤水囤糧?”

秦克直面著攝像頭,換上溫和的聲音道:“夏國的民眾們倒不必太過驚慌,也沒必要著急著大量囤水囤物資,我和青筠目前所在的‘厄爾尼諾防災應對指揮中心’,從上個月起已在全國範圍內督促落實抗旱防暑的各項措施,以儘可能地減少今年持續乾旱帶來的糧食減產,避免影響到市民的正常生活。當然,如果實在擔心的話,可以在家裡備著一個月左右的乾淨飲用水和糧油米麵……”

媒體採訪會在一片議論聲中結束了,很快,世界各國的媒體紛紛刊登了相關的新聞。

《透過評審!夏國著名數學家秦克、寧青筠再次聯手攻克千禧年數學難題!》

《兩位最新銳的夏國數學家以無可匹敵之姿,宣佈了夏國數學界的崛起已勢不可擋!》

《劍指千禧年難題的“霍奇猜想”!他們會攻下第四個千禧年數學難題嗎?》

《夏國數學大師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設立專項獎勵金,鼓勵女性投身數學事業!》

當然,較之上述新聞,媒體們更喜歡釋出另外一些更容易引發爭議的新聞內容,以吸引眼球和點選率。

《全球範圍內的大幹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最新預測!》

《嚴重的厄爾尼諾,嚴重的酷熱與乾旱!是危言聳聽還是提前預警?》

《夏國的大科學家秦克高調宣揚淡水危機,同時表示會推出自己研發的低價鹹水淡化技術方案!》

《我國秦克院士預言會發生嚴重的旱災!》

《關於未來的災難,秦克院士如是說》

《夏國最偉大科學家的預言,信不信由你》

這些新聞一個比一個標題黨,迅速便在全世界的線上線下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尤其是國外,不知道多少學者專家都在網上發表點評。媒體們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熱議話題,到處採訪知名學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