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殼一直都在與王衡老院士保持每月一次左右的通訊,對老爺子也很是親近,幾乎視之為自己的爺爺。在她和秦克兩人一個負責賣萌,一個負責搞笑,逗得老院士不時便發出爽朗的笑聲。

期間秦克找了個藉口離開書房,與師兄王樺聊起了天。

他主要是想關心一下老師家裡有沒有遇到什麼難事,老師的身體狀況如何。

如果問王衡老院士,老院士肯定會說一切都好,不必掛心,所以秦克便找了師兄王樺來詢問。

王樺對這個早已名滿天下的小師弟也沒什麼妒忌的,倒有幾分的感激道:“老爺子很少有這麼開心的時候,也就你和寧師妹、小秦丫頭來了,他才會露出這樣的笑容。”

秦克敏銳道:“老師可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是王柏二哥家裡的事?”

王樺默默點頭,略一猶豫,還是無奈地坦然道:“師弟你也不是什麼外人,我也不瞞你。我那二弟整個人都鑽錢眼裡了,前段時間、哦,就是你們拿到諾獎的那段時間,二弟還打電話回來,讓老爺子給你們打個招呼,讓你們當他的產品代言人,被老爺子狠狠地批評了一通,聽說二弟當時就摔了電話。從那天起再沒打過電話回來,我還打聽到他在去年就悄悄地入了米國國籍,放棄了夏國的國籍,這事我都沒敢跟老爺子提,怕他會氣得吐血……唉。”

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樣的家庭瑣事秦克真不好插手,就算他違背原則當什麼產品代言人,也只會讓老師更加生氣,有百害而無一利。

“老師的身體怎樣了?我看他走路基本上恢復正常了?”

“比往年是好多了,之前摔傷的腿也恢復得很好。上個月感染了風寒,發燒咳嗽得有點嚴重,若是在以前,怕得病一個月,上次卻一週左右就痊癒了……”

秦克聽得心頭一鬆。

王衡老院士八十多歲高齡了,身子底子又較差,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算強,感染風寒並不是多奇怪的事,但能在一週左右就痊癒,證明東方培元法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秦克又問王樺要了老師最近三年的體檢報告,翻看對比之下就更明顯了。

原本按著王衡老院士原本的身體狀態,現在怕早已逝世,但現在依然活得好好的,而且這三年來各項指標都在慢慢向著正常方向恢復,估計再活個五年以上不是什麼問題。

秦克心情頓時好了起來,他又重新微調了食療的食譜,交給王樺,叮囑師兄細心地照顧好老師,才返回書房。

卻見王衡老院士居然拉過一塊白板,正與寧青筠交流著數學問題,秦克看了幾眼,就知道是在討論著楊米爾斯方程。

他也沒說話,就在旁邊認真地聽。

王衡老院士在偏微分方程上的造詣並不出名,實際上他對於偏微分方程也有過十年八年的研究,而且一理通萬法明,憑著深厚的數學功底,豐富的演算法經驗,老院士對偏微分方程的理解常人難及。此時他就提出了許多極具新意、極有針對性的理念。

顯然他一直都有細讀兩人寫過的有關NS方程與楊米爾斯方程的論文。

“剛才我嘗試的是用微擾理論作為切入點,你看,楊米爾斯方程在場情況不明確化的條件下,藉助你們之前求出來的通解,就能與量子力學的微擾變化建立起明確的數學關聯來。我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上的水平有限,琢磨了大半年,也就只有這些想法。小寧你可以嘗試繼續深入研究下去,說不定能給你們一些新的思路。”

老院士收回筆,這才看到秦克回來,他微微點頭,欣慰道:“不管如何,你們沒放棄數學,我很欣慰,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

他只說到一半便停了下來,因為他留意到秦克盯著白板,整個人陷入了沉思。

寧青筠更清楚熟悉自己老公的這個狀態,應該是有什麼靈感迸現了,忙悄聲對老師道:“老師,秦克可能想到什麼了,我們不要打擾他。”

老院士深知靈感的重要性,當下點點頭,做了個手勢,示意寧青筠和秦小殼都隨他出去大廳,只留下秦克在書房裡。

寧青筠在離開前,還細心地拿過一疊草稿紙和筆,放到秦克的手邊。

……

寧青筠猜得沒錯,秦克確實進入了系統的“靈感增幅狀態”。

“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問題是塊很難啃的骨頭,哪怕秦克已解決了其通解問題,但想解決“質量間隙”問題依然困難重重。

但這個問題又實在太難,至今都是困擾物理學界與數學界的頂尖難題——只有用數學方法證明質量間隙的存在,才能邁出物理大一統最重要的一步。

秦克與寧青筠進軍這個難題已有好幾個月了,但仍未有清晰明確的可行思路。

但今天王衡老院士提出的微擾理論,讓秦克終於隱隱約約有了點頭緒。

所謂的微擾理論,是指從相關問題的確切解中找出問題的近似解的數學方法,它的關鍵特徵是將問題分解為“可解決”和“擾動”兩部分。它由保羅·迪拉克在1927年創立,並被用來評估粒子在放射性元素中的發射。

讓秦克產生靈感的並不是微擾理論本身,而是微擾理論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星球在太陽周圍的運動的常數被“擾亂”,就像其他行星的運動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正是基於這個發現,奧本·勒威耶根據行星天王星行動的偏差,發現了海王星。

“想用數學完美地解釋質量間隙,就需要一個新的變化的‘常數’……”秦克喃喃自語著,長年累月的鑽研使得“靈感增幅狀態”因為一個小小的契機會激發了出來。秦克的腦海裡靈感的火花濺射,有如靈蛇亂舞,眼睛卻越來越亮。

他拿起了寧青筠留下來的紙和筆,就坐在王衡老院士的書桌前,開始揮出了斬向“質量間隙”問題的重要一刀!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