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先生”的加密郵箱地址,知道的人並不多,近期會透過這個郵箱來聯絡他的人也就寥寥數人,除了師兄許清巖外,就是EDA團隊的總工程師羅鍵,大概每隔三個月,發一次EDA的最新最佳化進展以及遇到的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秦克看到了就順手指點一二。

此外就是“晶片材料”的團隊副總工程師蔡銘志。

今天這封郵件的寄件人就是蔡銘志。

因為許清巖主管全面,很難有時間有精力全程跟進某個課題組的技術工作,而“晶片材料”團隊的總工程師何以升目前還在住院治療,“晶片材料”的日常技術工作,便落到了副總工程師蔡銘志頭上。

蔡銘志是典型的副手性格,做事有點優柔寡斷,執行能力卻很強。

當初對於“Q先生”推翻了之前團隊花了無數精力與心血研究的碳奈米管場效應電晶體技術方向,他雖然心裡也很糾結,但落實到工作中,依然很堅定地帶領團隊執行“Q先生”提出來的全新晶片材料研發新方向。

秦克對這位蔡工還算是比較認可的。

這次蔡工發來的不只是例行的工作彙報,還提出了一個與技術無關的難題,想問問Q先生能否解決。

蔡工在郵件裡寫道:“您也知道,奈米材料的合成研究離不開高階實驗裝置,但目前我們團隊的材料測控裝置和角分辨光電子能譜、電子能量損失譜、分子束外延生長、掃描隧道顯微鏡都無法達到您設想的實驗方案要求,據我們所知,在如此高階的材料研究上,擁有滿足我們實驗條件的實驗室,國內就只有南大的‘超冷原子量子實驗室’,以及京城裡的‘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我和許主任都已多次向這兩個實驗室提出租借裝置的請求,都被婉拒了。Q先生您能不能想想法子?”

秦克看得哭笑不得,要不是知道蔡工並不曉得“Q先生”的真實身份,他都要懷疑這傢伙是不是故意發郵件來“敲詐”自己了。

南大的“超冷原子量子實驗室”秦克不熟悉,但“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就是他和寧青筠開設的。

至於“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會拒絕蔡銘志的租用裝置請求簡直再正常不過了,那套“30mK超低溫強磁場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是秦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從得國引進回來的珍貴裝置,實驗室自己都寶貝得不得了,捨不得經常使用、避免部件磨損,又怎可能租借給別人?

而且“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的保密條例很嚴格,也不可能允許裝置外借,或者允許外人進入實驗室借用裝置來做實驗。

南大的“超冷原子量子實驗室”估計也是類似的情況。

秦克揉揉額角,蔡工的“晶片材料”團隊與他自己的“量子拓撲超導材料”團隊此時起了點矛盾,確實不容易解決。

這已不是“晶片材料”團隊遇到的第一個與裝置有關的難題了。

&n晶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奈米材料製作全流程》裡雖然記載了很詳細的材料合成、製作全流程,但有了“圖紙”不代表就能輕鬆製作出來,尤其是這類超越當今時代的“碳晶複合奈米材料”,需要對實驗裝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可別看“清北積體電路與晶片聯合研發創新中心”已算是國內比較高階的國家重點晶片研究實驗室了,實際它的實驗裝置大多數是從清木大學、北燕大學搬過來的,小部分是從國產晶片的晶圓廠購買的淘汰品。

原本國內的晶片研發裝置就較國外有比較大的差距,這些老舊型號和淘汰貨,又怎可能滿足得了“碳晶複合奈米材料”的研發需求?

所以秦克最頭疼的不是怎樣“合理地”研究出“碳晶複合奈米材料”,而是怎樣利用現在的實驗裝置,想方設法地透過實驗,慢慢地製作出“碳晶複合奈米材料”。

在前兩三個月的晶片材料研究過程中,也曾數次遇到過類似的實驗裝置不達標問題。

想向國外採購是不可能的了,就算想咬咬牙、溢價掏出幾倍的價格買臺二手裝置,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哪怕有外國公司或者實驗室願意出售,也運不回來,尤其是這類高階實驗儀器裝置,運送需要專業的公司來負責,不然一個撞碰就可能變成廢鐵——因此也不可能採取非常規的法子採購到。

秦克已好幾次打過電話給楊承科伯伯,託楊伯伯這樣的大佬出面,才以“事急從權”的理由,從某些晶片大廠和其他國家級重點研究所來借用來了部分實驗裝置。

這回倒好,輪到他自己的“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了。

問題是“青檸量子計算實驗室”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青檸超導二號材料”的研發工作,要是出借了那套“30mK超低溫強磁場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就得將這個課題停止兩三年……代價實在太大了。

&n晶片輕鬆壓制國際主流5nm矽基晶片甚至是未來2nm、1nm矽基晶片的全新晶片材料,一個是涉及到實現未來億級量子計算、使得量子計算機有可能走進千家萬戶的拓撲超導材料,可謂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秦克看罷蔡銘志發來的高階裝置需求清單,眉頭緊鎖,除了掃描電鏡等高精度的光學觀測儀器外,還缺了奈米材料的無損檢測儀等十幾臺裝置,蔡工說部分裝置甚至都沒聽聞國內有哪家實驗室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