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對於這樣國之柱石,怎麼優待都值得!(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夏國,在清木大學,校長黃瑞德、副校長顧伯鈞,邱老先生、姜為先院士,郭維陽院士,田劍蘭院士及一眾教職人員都起立,用力鼓著掌。
這是土生土長的夏國物理學家,第一次站到了如此高的國際舞臺之上,拿到了如此有影響力的重磅大獎!
此前拿到這樣大獎的物理學家,全是夏裔,而且大多數高等教育都是在國外完成的,使得許多人悲觀地認為,在國內的教育體系下,國內的科學家不可能拿到這樣級數的大獎。
但秦克與寧青筠偏偏做到了!
他倆一步步走來,肩負著無數人的期許,最終將菲爾茲獎,以及現在的“愛因斯坦科學家”攬入懷中,帶回到國內,也將兩人的名字,填補在夏國的國際學術界、科研界的一項項空白之上。
這讓在場一眾為了夏國的教育事業、學術事業、科研事業貢獻了一生的校領導、老一輩科學家們數學家物理學家們又怎會不激動,怎會不熱淚盈眶?
秦克和寧青筠走向領獎臺只走了七八米,但對於夏國來說,是走過了幾十年都無法跨越的距離!
“拿到了愛因斯坦科學獎,他們距離諾貝爾獎又近了一大步。如果年底能再看到他們站到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上,我這輩子就可以再無遺憾地閉上眼睛了。”郭維陽院士拭去眼角的淚花,輕聲感嘆道。
“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天。”向來對學生要求極為嚴格的田劍蘭院士,罕見地用柔和的語氣,說出了這樣的話。
“是啊,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天……”邱老先生同樣看著螢幕中兩個年輕人的身影,輕聲地應和著,眼裡閃動著希冀的光芒。
……
“愛因斯坦科學獎”頒獎頒給獲獎者的是一張獎狀、一枚紀念獎章和10000美元。
獎狀好說,只是在空白的獎狀上寫上名字簽上理事長的名字再蓋個章就行,獎金也是兩個獲獎者共享,紀念獎章就麻煩了,這玩意得專門訂造。
幸好世界文化理事會負責紀念獎章的工作人員做事謹慎,提前準備了明年的一枚獎章,此時可以挪過來頒獎,不然這屆“愛因斯坦科學獎”就不得不出現兩位獲獎者共享一枚紀念獎章的困窘了。
秦克與寧青筠站在領獎臺上,伴隨著閃光燈,兩人手捧獎狀與獎章的合照便誕生了。
至於10000美元的支票,將會放在信封裡,在舞臺下再交給獲獎者。
這一屆“愛因斯堤科學獎”評選大會可謂是歷史上最受關注的一屆,這也使得的最終評選結果與這張合照,幾乎以光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無數人的側目與驚歎。
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有數學家獲得這樣分量的國際大獎,以至於很多國際媒體都打出了類似內容大大的標題——《夏國奇蹟小子與不可思議女孩已不只屬於數學界,他們的未來不可限量!》
秦克也有意外驚喜。
他獲得了這個“愛因斯坦科學獎”後並沒有奢望“成績使我進步”再下發獎勵,因為這屬於系統指定的任務的一部分,沒想到系統這回居然非常慷慨。
“叮!恭喜您,您獲得了第一個世界級物理大獎‘愛因斯坦科學獎’,系統評定‘成績’為‘S級’,‘成績使我進步’功能生效,您的學術積分(物理)+1000!”
這對秦克來說絕對是喜出望外的提示!1000點的學術積分!這相當大方了啊!
要知道等“請繼續獲取科學之巔的榮譽吧”的系統任務完成,還有新的學術積分獎勵!
這樣一想,只要多撈幾個國際級的物理大獎,將物理科目的等級提升到“宗師級”也不會太困難!
頒獎結束後,就是各種慣例的合照,秦克與寧青筠還和法爾廷斯等一眾數學家好友們拍了合照。
法爾廷斯等人打算午宴結束後就各自返程,秦克和寧青筠是打算晚上飛往耶路撒冷,自然就要先送送這些好朋友們,不過此時他倆要接受媒體們的採訪,法爾廷斯等人便先去了餐廳。
依秦克的性子,其實是不太樂意接受採訪回答記者們刁鑽的問題,但為了擴大學術影響力,持續為年底的諾獎評選造勢,也只能拉著寧青筠一起接受幾家著名國際媒體的採訪。
首先進行採訪的是米國記者。
這個相貌看起來就不好相處的男記者遞過話筒,問道:“秦院士,寧院士,你們好,我是《華盛頓學術報》的記者湯姆·克羅伊斯,首先祝賀你們獲獎,然後想採訪你們幾個問題,方便吧?”
秦克點頭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