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斯德哥爾摩的時間是晚上9點左右,而對應的夏國時間則是凌晨3點左右,已算是深夜了,但秦克和寧青筠在網路界的影響力太驚人,這兩條圍脖只發出了不到半小時,便有無數夜貓子發現後轉變並點贊評論。

【寧同學居然第一次主動就網路熱點事件發表看法,這太罕見了,大概是這次有些人鬧得太不像話,讓她看不下去了。】

【很有點仗義拔劍的味道,寧女俠好樣的!】

【就是啊,寧院士這次的表態說得很好,年輕科研工作者就應該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招錄志同道合的年輕學生,我個人支援寧院士的觀點,也支援鄺副教授的招生方式,學術與科研工作都可以多些新元素,讓“嚴肅”“高冷”的學術研究多點可親可近的“煙火氣”,更能吸引年輕人投身其中。】

【我也看到那些不和諧的評論,真的很噁心,還動不動就上升到人身攻擊的層次,還說人家想出名想瘋了……真是想不明白那些網友的扭曲思維。】

【為寧院士點贊,年輕人的科研可以有年輕人的創新方式!】

到了第二天上班時段,#寧女俠仗義直言請對科研工作的創新多點寬容#便登上了熱搜榜的榜首。

寧青筠在“寧同學”之外又多了一個“寧女俠”的綽號,便由此事而來。

夏國,某大學實驗室,鄺然一如往常早早就到了實驗室,開始整理實驗室裡的裝置儀器,其實這些事本不需要她親自來做,但近來因為招生公告引起的煩心事太多,某些網友們不斷髮起各種惡意懷疑、惡意攻擊,彷彿學校不給她處分就不肯罷休似的,讓她極為煩惱,也倍受打擊。

為了接下來一天能安心做研究,她選擇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讓自己排除雜念。

——人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遠比正面情緒要大,哪怕只有10%的惡意評論,對她的影響也超過了其餘90%的正面評論。

鄺然也算是比較樂觀堅強的人了,這時也陷入到無法排解的煩悶消極之中。

她這才開始有點明白到,為什麼人有遭遇到網路暴力後會抑鬱甚至自尋短見……

鄺然正胡思亂想,實驗室的大門外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傳來了學生興奮的聲音:“鄺老師,你快看圍脖熱搜!”

鄺然心臟一顫,難道又有什麼人跳出來指責自己?明明就是一則招生公告而已,發出前也經過學校同意的,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要揪住不放?

卻見學生滿臉的激動興奮,不像是什麼壞訊息。

鄺然掏出手機看了一會,眼睛便慢慢睜大了。

大名鼎鼎的女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寧院士,居然點評了她的事件!雖然沒有直接表態支援她這個陌生人,但寧院士在評論裡對她發表過的觀點是持認可支援態度的,還呼籲網友們多些寬容!

僅僅只是這樣一條圍脖,網路上對這次事件的風向便完全扭轉了,幾乎清一色的變成了點贊與支援,那些陰陽怪氣的話也幾乎被淹沒消失不見。

鄺然眼眶溼潤了,只有經歷過被鋪天蓋地的負面評論攻擊,才會知道人遠比自己想像中要脆弱得多。但幸運的是,未等她跌落深淵陷入抑鬱的負面狀態中,便有著這樣一個仗義執言的女孩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替她擋下所有的明槍冷箭。

“謝謝……”鄺然一遍遍地看著這條圍脖,一遍遍地看著“小青竹今天也要努力學習”賬號那叢倔強地向上生長的青竹頭像,心裡重新湧滿了力量。

謝謝你給了我力量,讓我繼續堅定地昂首走在自己選好的科研之路上!

……

在夏國的網路因為寧青筠的圍脖而掀起大波瀾、一個年輕女教授也因而重新獲得了前行的力量之時,在瑞典,秦克和寧青筠卻有些緊張地迎來了“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的頒獎典禮。

本屆“愛因斯坦科學獎”評選大會的最後一天,也是最關鍵的一天,伴隨著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升起的太陽,拉開了帷幕。

哪怕秦克與寧青筠已經歷過不少國際大獎、特別是菲爾茲獎的洗禮,心裡依然有點小忐忑小激動小期待,評獎這樣的事,除了實力本身外,評委也很關鍵。它不像數學,對是就是對,錯就是錯,有時某些小事件,也會影響到評委們的心態,在投票的關鍵時刻臨時改變決定也不是多奇怪的事。

不說這個“愛因斯坦科學獎”,很多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終身無緣“諾貝爾獎”的事例還少嗎?

對於秦克來說,既然全力以赴了,自然盼望著能拿到大獎。不管是自己還是寧青筠,只要有一人能拿到大獎,也算是大勝利了,至於兩個人同時拿獎……機率有點小,就像德利涅教授所言,不是每屆的評選委員會都有打破幾十年傳統的勇氣。

夏國,清木大學的會議室裡,包括黃瑞德校長、顧伯鈞副校長在內,昨天聚集在會議室的眾人,再次坐到了會議桌前,一起看著網路直播。

哪怕昨天他們看到秦克寧青筠進行報告後,觀眾們的反應以及那響徹全場、久久未能平息的掌聲都讓他們對自己學校的這兩位年輕院士拿到大獎多了幾分的信心,此時也難掩心中的忐忑和緊張。

“他們兩個中有一個能拿到本屆大獎,應該十拿九穩了吧?”黃校長語帶希冀地看向姜為先、邱老先生、田劍蘭等幾位院士,論起物理與數學水平,清木大學還真沒多少人能超得過他們。

邱老先生拿到國際大獎的次數較多,他冷靜道:“獲獎機率確實較大,但最終結果如何,還說不準。拭目以待吧。”

在萬眾矚目下,早上十點,頒獎典禮準時開始了,大獎也即將開出。

揭開這個謎底的是世界文化理事會的會長埃德維納斯·斯隆。這位年過六旬的老先生倒是精神矍鑠,說話中氣十足:

“很感謝各位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學者們來參與本次的‘愛因斯坦科學獎’評選大會。”

“科學是對世界、對宇宙乃至對自我最為深刻的理解,是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實踐方法,更是照亮人類文明前行的火把。我很高興也很感激50位候選者,在今年的評選大會上,我們聽到了很多精彩絕倫的報告,也看到了許多耀眼的科學成果誕生,從晶體學到量子力學,從微生物到病毒疫苗,從海洋生命到天體星球學,從人工智慧到新能源變革……”

“科學已然簇擁著人類,走過了現代社會之前的漫長時光,相信在去往未來的道路上,人類還依然會藉助科學的光芒來照耀前進的方向!”

能當會長的都是口才極佳之人,埃德維納斯·斯隆老先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洋洋灑灑地說了近五分鐘的開場白,才在臺下有些躁動不安的目光中將話題轉回到最重要的評選結果上。

“有關這次的‘愛因斯坦科學獎’評選,我們評委組的109名專家們進行過激烈的討論,甚至說可以是爭論,到底要不要打破傳統,採用新的評選方式,但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最原始也是最古老最公平的投票表決方式。和往屆一樣,每位評委都可以同時勾選三個名字,其中票數最高的候選者,為本屆‘愛因斯坦科學獎’的獲獎者。”

坐在秦克旁邊的是陶教授,聽到這裡,陶教授忍不住低聲吐槽道:“這位老先生羅裡羅嗦地說了六分鐘,全是廢話……沒想到最終還是迴歸到最原始的投票上,真是有這位老先生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