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本隸屬於國家氣象科學研究院下屬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匡松林,目前已完成了入職清木大學流體力學實驗室的手續,他與七個精通數學與流體力學的技術骨幹組成了一個“厄爾尼諾現象研究”團隊,研究今年是否會出現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秦克也會每週找這個團隊開個會,瞭解具體的研究進度,協助解決研究瓶頸問題。
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則依然主要集中精力於深入研究《計算種子學教程》,而且因為增聘了三名來自燕大、浙大的數學博士,以及三名計算機程式設計方面的行家老手,組成的新研究團隊需要一定的磨合期,秦克只是給實驗室安排了一個相對難度不高的種子培育課題,讓團隊邊學邊練邊磨合。
幾個實驗室裡,秦克與寧青筠投入相對較多精力的是青檸科技量子計算實驗室。
量子計算實驗室因為有七位來自夏科院物理研究所的資深研究人員加入,實力提升了不少,在春節後所有人員都正式返崗,開始摩拳擦掌想要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系”是一套理論體系,指明瞭拓撲量子計算的方向與理論依據,也提供瞭如何不斷地最佳化改進的方法論。
目前“青檸超導一號材料”最大的問題就是造型太昂貴,而且只能在實驗室裡製造,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後續量子計算實驗室的主攻方向就是研究出效能更優、造價更低、合成更簡易、能大規模推廣製造的“青檸超導二號材料”。
除此之外,“青檸拓撲超導渦旋態理論模型體系”也需要在實踐之中不斷地完善最佳化,最終實現保真度與容錯率均達到99.9999%、千萬級別甚至是上億級別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
秦克還想著在未來,將腦海裡的s級知識《一種適用於1nm晶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奈米材料製作全流程》與“青檸超導二號材料”相結合,形成一種可以實現上億級別量子位元計算的量子晶片材料出來。
也只有這種量子晶片材料研究出來了,量子計算機才會真正走出實驗室,有可以取代普通桌上型電腦或者膝上型電腦的可能性。
不過這個目標非常遠大,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除了正常開展科研工作,秦克與寧青筠每天晚上還會輪流抽出一個小時,透過影片聊天的方式,對正在唸高三的秦小殼進行學習輔導,秦克主要負責理科,文科交由寧青筠來負責。
期間的週末,秦克和寧青筠則帶上了精巧無比的人皮頭套,換上另外的身份,肆意地到外面約會,放鬆身心。
陳明陳蘭離開後,換了衛鋒和另一個叫衛菁的女子來貼身保護秦克、寧青筠,但當兩人戴上面具,以另外的身份出現時,衛鋒、衛菁都不會跟在他倆身邊,改由其他人在暗中跟著保護。
對於秦克與寧青筠來說,不需要擔心被人認出圍觀,不需要擔心有什麼意外危險,自然玩得特別盡興,享受著難得的二人世界。
……
時光便在絢麗中飛逝,轉眼間來到了二月底,秦克與寧青筠坐上了國際航班,開啟他們時隔一年多的國外拿獎學術之旅。
他們先飛往了荷蘭和得國,分別從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得國國家科學院裡拿到了專業為他倆頒發的外籍院士證書,又先後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和得國的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作了一次專題講座,並且去拜訪探望過科佩特教授,才飛往瑞典,準備前往瑞典皇家科學院去拿到外籍院士的證書,兼參加“愛因斯坦科學獎”評選大會。
在國外,大部分科學家不會把院士這個頭銜看得太重,他們更看重“終身教授”這個頭銜。
但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除外,大多數學者、科學家,都以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身份為榮。
眾所周知,院士是最高的學術頭銜,標誌著榮膺者在研究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院士制度發源於17世紀的歐洲,至今已發展出一套比較成熟的遴選標準。
而外籍院士則是各個國家設立的、對該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在國際上享有很高學術地位的外國籍學者、專家獲得的學術稱號,同樣為終身榮譽。
外籍院士名單要經過多道關卡、層層選拔,競爭之激烈,較之本國院士更加誇張。
尤其是像瑞典皇家科學院,對於外籍院士的評選更是嚴格至極點。
瑞典皇家科學院成立至今近三百年,也只選評出160多名的外籍院士,平均兩年才有一個名額,由此可見想評上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有多難。
為何瑞典皇家科學院能有這樣的底氣?
瑞典皇家科學院本身就是諾貝爾化學物理獎、克拉福德獎等國際大獎的評選機構,是瑞典最高學術機關和最大的科學中心,承擔了多項學術獎項的評選和高水平期刊的編輯工作,在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醫學、工程技術、地球物理、經濟學、統計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研究水平都享譽全球。
何況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還擁有和諾貝爾獎得主一樣的特權,那就是可以推薦諾貝爾獎的候選人。
綜上種種,無數人對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身份趨之若鶩,也就可以理解了。
……
秦克與寧青筠不是第一次來瑞典了,當初拿克拉福德獎時,兩人就曾到過斯德哥爾摩,再次故地重遊,兩人都難免心生感慨。
而就在兩人踏上斯德哥爾摩的土地之時,全球各國的無數數學家也乘坐著航班,向著瑞典飛來……
而這一切,自然與秦克預收錄到arxiv的那篇《證明三維空間中的ns方程組存在光滑解》論文有著極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