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引發轟動的計算種子學與“完美型沙漠紅薯”(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整個網路都更加熱鬧起來,無數的回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這是什麼神仙紅薯?能在半沙化土壤裡生長?而且一週只需要澆一次水?】
【最誇張的是它的禦寒御熱溫度,從接近30攝氏度到近50攝氏度都能存活,大概只有胡楊樹能與之媲美了,這還是農作物嗎?記得我家仙人球前年冬天忘記收回在家裡了,在零下20度的戶外陽臺直接凍成冰了,再沒活過來……】
【樓上的,能結出紅薯果實,為什麼不是農作物?這些紅薯可是能正常食用的,而且顯示的營養成分比普通紅薯還要高些。】闌
【不不,我認為它最大的意義在於能改良沙化土壤,將之變回普通的正常土壤,這可是防沙治沙的利器!】
【不愧是秦神和寧同學,當初那可以在貧瘠山地種植的西紅柿已夠神奇了,這個沙漠紅薯更神奇十倍!】
【我有不同的觀點。說實話,各種特性和資料有點太誇張了,我不太相信真能有這樣的物種誕生……這根本就不是大自然能產生的神物。】
【當然不是自然產生的啊,是秦神和寧同學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全新品種。他們既然申請了專利,那就表示這些概述內容是真實的,憑他們的學術聲譽,怎麼可能造假?】
【對啊,而且你們是不是忘記了前段時間寧同學的博士答辯論文,不就是這專利裡提及過的適用於沙化土壤的精準滴灌技術嘛!可以看出他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很久了。】
【聯絡到7月23日的專題報告會主題,難道這完美型紅薯是透過計算種子學研究出來的?這太也牛了吧!】
網友畢竟大多數都不是專業人士,只能從文字表面來猜測和討論,並沒有意識到「計算種子學」與「完美型沙漠紅薯」那足以影響整個行業乃至整個世界的深遠影響力。闌
但網上的熱議依然很快就將#完美型沙漠紅薯#推上了熱搜的榜首。
到了第二天早上上班時候,無數上班族在路上開啟手機刷圍脖,立刻就被熱搜所吸引,加入到討論熱潮中,這使得相關的話
題熱度越來越火爆,連帶#計算種子學#和#7月23日秦神與寧同學的專題報告會#都攀上了熱搜榜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網民如此巨大的關注量,媒體自然像是打了雞血般各種瘋狂報道,挖掘相關的訊息。
他們發現秦克與寧青筠兩人聯絡不上,便聯絡清木大學,聯絡相關部門,聯絡青檸科技,聯絡行業內的大牛教授。
清木大學也被問懵了,哪怕是很熟悉秦克與寧青筠的顧伯鈞副校長,也只知道秦克兩人有進行農作物方面的研究,卻從沒聽兩人提起過什麼「沙漠紅薯」,被問了個措手不及,只能以保護學校教授的隱私為由勉強搪塞過去。
至於青檸科技的公關部門,早已輕車熟路了,對來採訪的媒體表示確實已提交了相關的專利申請,但其餘一概不知,請留意兩位教授後天的專題報告會。
倒是《夏國種業創新報》的記者,憑著私人關係成功採訪到了種子業界的大牛,龔成濟教授。闌
龔成濟教授是夏國農業大學的二級正教授,也是某大型上市種業公司的紅薯培育技術總顧問,在種子業界享有盛名,不過就是有些傲氣,不太好相處。
記者小姐姐好不容易才託關係成功讓龔教授接受採訪,趕緊客氣地提問道:「請問龔教授,您有關注秦克教授和寧青筠教授近期研發了一種完美型沙漠紅薯的新聞嗎?」
龔成濟慢悠悠地推了推鼻樑上的老花鏡,才答道:「聽過了,到處都有人說,我耳朵又沒聾。」
記者小姐姐心裡嘀咕了一下,這老教授真不好說話,又小心翼翼地追問:「您能不能發表一下看法?比如這樣的沙漠紅薯有可能存在嗎?」
「我也不確定,看訊息,這只是提交了專利技術的申請,既沒見到實際的成品,也從沒見過秦教授或者青檸科技宣傳提起過有這樣的新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