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的論文答辯結束後,會場中場休息了五分鐘,便輪到寧青筠進行博士論文答辯。

一頭秀髮紮成單馬尾,清麗絕倫又透著清冷氣息的少女站到臺上,以娓娓動聽的嗓音,開始了主題為《NS方程在土壤滲透流體力學方面的應用》的論文報告。

較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秦克,寧青筠依然保持著十八歲少女體態外貌,使她看起來就像個還在唸高中或者剛剛才邁入大學校園的女孩子,但就是這樣青春年少的女孩子,此時正站在物理界的百多個權威專家面前,作著極為專業深奧的論文答辯報告。

這不得不讓在場的老教授們再次深深地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寧青筠報告的主題關鍵詞是流體力學、NS方程及滲透力學。

液體滲透力學與土力學有很強的關聯性,寧青筠曾在段永恭的“J92防波堤”大型實驗裡接觸並瞭解過。

但此次寧青筠的研究方向不是土方工程,而是農學相關的沙化土壤精準滴灌技術。

這是一個很細分的領域,也很冷門,冷門到在場的一百多位資深教授,居然沒有一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但萬法不離其宗,加上寧青筠的報告很細緻,眾人基本上都能聽得明白,這主要是利用流體力學和NS方程來推導並設計出精準的滴灌技術。

而寧青筠在論文中展現出來的流體力學理論水平、對NS方程的理解、高超的數學運算能力、以及對沙化土壤、滲透力學的深入瞭解、構建的模似實驗方案之細緻合理,都讓眾人嘖嘖驚歎。

不愧是菲爾茲獎得主,數學方面與秦克的報告一樣,基本上沒多少人能全部聽懂。

涉及到沙化土壤與液體滲透力學方面也差不多,幾乎沒多少人能針對這方面提出有深度的問題。

而流體力學方面相對好些,起碼有十幾個院士、教授能全部聽明白,其餘人也大概能聽懂一半以上。

這使得問答環節較之秦克時更加熱鬧了些,院士評委們和一眾教授們總算找到了些存在感,紛紛向著寧青筠提出各種問題,比如當初的實驗方案構思依據,滲透力學與流體力學之間的關係。

評委之一、燕大的物理教授、科學院院士徐博遠好奇道:“寧青筠同學,你在論文已設計出較為合理的實驗方案,驗證了你提出的理論及力學模型,並且顯示出這個滴灌技術的節水效果能超過72%,那你這項技術是實驗室技術,還是具備了可推廣、可工業化的條件?”

“徐院士您好。”寧青筠禮貌得體地答道:“基本上就已具備了可工業化推廣的條件,只是和秦克之前的論文一樣,針對不同的沙化土壤和植物,精確滴灌技術需要使用到我設計的力學模型進行最佳化,才能達到論文裡所說的節水效率,否則平均下來,大概只有50%左右的節水效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真的只想當一個學神啊】 【】

“50%已很不錯了。”徐博遠院士由衷地讚歎了句,又善意地提醒道:“寧同學,你這項技術雖然不及秦克那項技術應用廣泛,但也很有潛力,如果未申請專利,記得及時申請。”

“謝謝徐院士。這項技術我確實已申請專利了,但應該不會進行商業授權。”

徐博遠院士意外道:“為什麼?”

寧青筠只是笑笑,並沒有回答這個與論文無關的問題。

這項技術專利只適用於貧瘠的沙化土壤,不適用於正常土壤,所以商業價值並不高,寧青筠到時打算與完美型沙漠紅薯的專利技術一起捐給國家。

在少女心裡,這些事根本沒必要說出來到處炫耀。

問答環節還在繼續,又陸續有教授提問,寧青筠都輕鬆作答。

最後文選平院士問了個大家都比較關心,但沒什麼專業技術含量的問題:

“寧青筠同學,我比較奇怪,你為什麼會選這個細分方向作為博士論文的主題?雖然你的博士論文非常精彩,專業水平也毋庸置疑,但這個方向確實太過偏門了點,不像是年輕人喜歡研究的方向。”

“文選士,您是指這個課題方向比較‘下里巴人’,不夠‘陽春白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