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也許會走遠

也許還能再相見

無論在人群在天邊

讓我再看清你的臉……”

生來與眾不同,一次次在黑暗中摸索,跌倒,然後又再度爬起。

迷茫,不安,彷徨,膽怯,彷彿站在十字路口中,看著一輛輛呼嘯疾馳的汽車,不知道該向前還是向後,不知道前方是坦途,亦或者是深淵……

所謂的黑,是什麼顏色?

所謂的白,又是什麼顏色?

所謂的太陽,又是什麼樣的?

不知道,根本不知道,只知道眼前是灰濛濛空蕩蕩一片,沒有光,亦沒有任何景色。

“慢慢來,不要急,唱得很好,音調再稍微低一點,對,稍微低一點。”

上天拿走了屬於她的光明,卻給了她一雙靈動的耳朵。

耳畔中,她聽到了從未聽過的溫柔的鼓勵聲,聲音中,彷彿充滿著力量,讓曾經在角落與邊緣中徘徊的她多了幾分自信。

她一遍一遍地唱著,每一個音符都如精靈,一遍一遍地在她心中跳躍講述著屬於它們的故事。

然而,它們的故事並不像童話那樣的輕快,甚至並不愉悅。

一遍遍被拋棄,然後又一遍遍被撿起起來,摸索著攀爬,一路上有鼓勵,也有不可避免的嘲笑聲。

深夜裡被擊潰,第二天又擁抱著那看不見的太陽,摸索著繼續起床,開始了新的生活。

眼淚順著眼縫流了出來,唱歌的嘴角略微有些鹹鹹的溼潤,但並沒有去擦。

“很好,比剛才好多了,還能再進步一點!”

黑暗的深淵裡,恍惚間,她感受到了一道光。

那應該是太陽的溫暖,治癒著一切,更照亮著一切,讓人一步步勇敢地往前走。

怕跌倒、不怕疼痛……

…………………………

【周老師,我們學校的鬱金香花開了,淡淡的幽香,讓人非常的快樂,劉老師說鬱金香很漂亮,但不能多聞,我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聞了很久以後,我發現自己有些頭暈……】

【我們的音樂教室換了一架新鋼琴了,我摸過,表面滑滑的,涼涼的,劉老師為我們彈了一首《千千闕歌》,真的好好聽……】

【今天學校跟我們聊了關於夢想的問題,我想唱歌,像百靈鳥一樣唱歌,我們班上很多人都有這種夢想】

【我快畢業了,明年我就要離開這所學校了……】

【……】

周洋彈著鋼琴,腦海中閃過了那一封封信。

教室的另一頭,沒有光明的地方,站著一個個孩子。

站在中間的那個孩子名叫朱雨晨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她在信中給自己的名字取名為小石頭。

她說,她要像一塊小石頭一樣,雖然跌跌撞撞默默無聞,但會很堅強,就算被砸開,仍舊是一塊塊堅強的小石頭。

此時此刻,她正用心地唱著每一句歌詞,稚嫩的聲音中充滿著豐富的情感。

特殊教育學校雖然並不屬於小學,或是初中,但基本上每一個孩子在十四歲之內,有了一定自理能力以後,就會被安排畢業離校,雖然沒有規定一些孩子不能上正常院校,但因為與眾不同的關係,很難有正常孩子們的生活。

社會上對這類群體也有一定的扶植和就業幫助,譬如一些公司、一些廠都有一定稅務上的扶植,不過仍然難以避免那些異樣的目光。

當然……

很多孩子其實內心深處非常要強,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異樣,更不願意承認他們是弱勢群體。

朱雨晨想成為一個唱歌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