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既然要來,小皇帝趕緊迎了出去。

按照小皇帝的想法,生母被冊為皇太后,他特意來陪慈康說話,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

慈惠到了後,所有的外命婦,全都蹲身甩帕子,畢恭畢敬的說:“奴才請聖母皇太后安。”

“罷了。”慈惠略微抬了抬手,叫起了大家,隨即邁步往裡走。

“請姐姐安。”慈惠快步走到慈康的座前,規規矩矩的蹲身行了禮。

慈康原本就是副後的皇貴妃,現在又是垂簾母后,地位之尊崇無與倫比。

見慈惠很守規矩的行了禮,慈康自然要給面子,當即起身,走過去,拉住慈惠的手,很親熱的說:“你來得正好,陪我說說話,解解悶兒。”

兩宮皇太后落座之後,自有姑姑過來,上了茶。

慈惠端起茶盞,小飲了一口,讚道:“姐姐這裡的茶,真甜。”

慈康笑道:“我年紀大了,喜歡在茶裡擱蜜水,肯定甜了。”

“這蜜添的恰到好處,多一分過甜,少一分又不怎麼甜了,甚好。”慈惠一個勁的猛誇蜜茶的甜,慈康宮裡的太監和姑姑們,聽了都很順耳。

慈康微微一笑,沒想到啊,小門小戶出身的庶妃色赫圖氏,一朝成為了皇太后,卻很會說話。

玉柱、馬齊和張廷玉,都是外臣,未經太后的召喚,不得擅入裡邊。

巧合的是,曹春站在殿門邊的臺階上,玉柱站在臺階下,夫妻兩個隔臺階相望。

玉柱心裡有數,今天人太多了,又是八大世襲王爺的福晉集體來參拜慈康皇太后。

既然曹春站在了殿外,嘿嘿,秀雲只怕是也站到了殿內的角落裡吧?

道理其實很簡單,慈康皇太后雖是親姑姑,但規矩就是規矩。

人少的時候,慈康喚秀雲和曹雲到近前說話,那是特例。

人多的時候,秀雲和曹春,各依爵序,站在該站的位置上,這是本分。

沒有規矩,何成方圓?

若是不論何等場合,秀雲和曹春都挨著慈康皇太后,那就成了炫耀和顯擺。

小小的貝子夫人和鎮國公夫人,處處高人一等,像個什麼樣子?

這就是廣拉仇恨的蠢行了!

慈惠太后帶著玉柱他們來見慈康,不過是故意虛張聲勢罷了。

馬齊和張廷玉,一直唯玉柱的馬首是瞻。

玉柱呢,肯定不可能摻和進,小皇帝和老九之間的鬥爭。

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玉柱肯定是不會幹滴。

加封親王?得了吧,還不如把直隸提督的要缺,給了玉柱呢。

所以,玉柱氣定神閒的站在殿外,靜靜的等待著裡頭的召喚。

慈惠原本是打算來告狀的,但是,必須揹著小皇帝。

既然小皇帝就在現場,慈惠反而不好說啥了。

原因嘛,其實很簡單,親媽受了委屈,小皇帝不表態,就是不孝。表了態,又不管用,還需要看慈康的眼色行事,何必自取其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