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康皇太后,是大行皇帝遺詔裡,指定的垂簾母后。

所以,小皇帝聯合輔政王大臣們,第一時間給慈康皇太后,上了尊號。

現在,已經過去半個月,也該輪到慈惠皇太后了。

老五和老七,一致公推,由玉柱親自出馬。

玉柱心裡有數,這是給小皇帝做顏面的事情,惠而不費,動動嘴罷了,也就答應了。

於是,一大早,擔任冊封使的玉柱,親自捧著詔書。

馬齊持節,張廷玉作為贊禮官,和玉柱一起去了色赫圖氏所居的翊坤宮。

翊坤宮的主位,不是旁人,正是宜妃娘娘。

玉柱帶著馬齊和張廷玉,趕到翊坤宮門前的時候,剛得知訊息的宜妃,茫然不知所為何事。

宜妃的心真大,居然升了座,高居於翊坤宮正殿內,等著玉柱他們進去拜見。

玉柱還沒說話呢,馬齊便嘟囔道:“豈有此理?”

張廷玉故意把頭一低,硬挺著沒吱聲。

嗨,他敢說啥呢?

一邊是小皇帝的生母,一邊是老五和老九的生母,說啥都不合適啊!

玉柱瞥了眼馬齊,馬齊縮了縮脖子,再不敢吱聲了。

既然宜妃已經升了座,玉柱自然要給她這個面子,便領著馬齊和張廷玉一起進了正殿。

老皇帝已經駕崩,宜妃尚未被新君正式冊為皇考宜妃,稱呼問題確實很棘手。

不過,這難不倒玉柱,他進去之後,率先扎千行禮,畢恭畢敬的說:“請妃母安。”

馬齊長鬆了口氣,趕緊學著玉柱的樣兒,也扎千請了安,“請娘娘安。”

“叩見娘娘。”張廷玉比較倒黴,只能跪下行大禮。

“喲,今兒個吹的是什麼風吶,竟然把你們三位,一起吹到了我的翊坤宮?”

聽了宜妃的問話,張廷玉暗暗嘆息不已,唉,大行皇帝和五爺,把宜妃娘娘寵壞了啊!

三位輔政王大臣,持節奉詔,齊至翊坤宮,這麼大的陣仗。

只要稍微有點政治敏感性的人,都應該會知道,必是為了冊封慈惠皇太后而來。

可是,宜妃卻懵然不知,實在是可嘆吶!

更可怕的是,冊封慈惠皇太后的大喜之日,宜妃竟敢高居於翊坤宮的正殿,接見輔政王大臣們。

這不是成心,想搶小皇帝親媽的風頭嘛?

更重要的是,老五以皇室親王之尊,出任輔政王大臣,即使不是正式的領班,也沒啥差別了。

看在外人眼裡,這就是宜妃仗著兩個親兒子的勢,公然欺負慈惠皇太后啊!

只要小皇帝把這些事情串聯起來,豈能不記恨老五、老九和宜妃?

玉柱也覺得很奇怪,這麼大的事,事先已經通知過翊坤宮了,宜妃怎麼就不知道呢?

“回妃母的話,臣兒奉詔前來,充當冊封使。”玉柱盡他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不讓宜妃太過尷尬了。

誰曾想,宜妃竟然又問:“冊封誰?”

好傢伙,連馬齊都聽懂了,更何況是玉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