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八代活著的時候,仗著清廉如水,脾氣又硬又臭,什麼直話都敢說。

結果,除了老四之外,大清官顧八代,得罪了包括老皇帝在內的幾乎所有權貴。

康熙還算是有肚量的皇帝,明明不喜歡顧八代,為了立下清官的牌坊,依然捏著鼻子,一路將其拔擢為禮部尚書。

說實話,老皇帝待顧八代這個清官,比嘉靖的差點殺了海瑞,強了何止一萬倍?

《劍來》

當然了,顧八代是皇子之師,也是佔了不少的便宜。

韃清再壞,再爛,有個優點倒是值得一說,那就是格外的優待帝師。

辛酉政變之後,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被慈禧和鬼子六聯手殺了四個。

顧命八大臣之中的軍機大臣杜瀚,確實幫著肅老六幹了不少的壞事。

但是,就因其父杜受田是清文宗咸豐帝之師的緣故,杜瀚僅僅被貶了官而已,就沒再追究了。

戊戌變法那年,慈禧太后要對光緒帝下手之前,故意貶了翁師傅出京,算是放了他一條生路。

翁師傅回常熟後,雖然要定期去常熟縣衙彙報思想動態,面子上很不好看。

但是,相比不敢說半句話的張廷玉,翁師傅的處境還是強多了。

顧八代是老四的老師,和玉柱沒有半文錢的瓜葛,玉柱自然不可能主動站出來,替顧儼說話了。

按照朝廷的慣例,左都御史親自出馬彈劾的官員,哪怕是老皇帝,也只能二選一。

要麼,徐元夢下臺,要麼顧儼被罷職。

原本,很簡單的選擇題,老皇帝卻猶豫了一下。

他這一猶豫,就被有心人玉柱看出了一絲苗頭。

嗯,老皇帝八成是顧忌到了老四的感受吧?

不過,老皇帝很快就作出了決斷,革去顧儼的本兼各職。

就是這個決斷,讓玉柱看出了老皇帝的破綻。

直到此時此刻為止,老皇帝恐怕還是沒有下定決心,選誰來接皇位吧?

散朝之後,玉柱等人,一起躬身,送老皇帝的肩輿離開。

等老皇帝走遠了後,玉柱剛抬起了頭,卻見嵩祝正冷冷的瞪著他。

天地良心,玉柱從來沒有爭奪首席大學士的心思。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玉柱是管部的大學士,隆科多是捏著兵權的九門提督,必須承認,老皇帝已經非常信任佟家父子了。

再要謀求更高的權位,那就是走上了老二胤礽的老路了!

只可惜,流言勐於虎,嵩祝偏偏很在意玉柱的盛寵,總是想方設法的挑玉柱的刺。

不過,玉柱不是官場的初哥愣頭青,而是經過職業化訓練的老官僚。

老官僚的基本素質,肯定是沉得住氣!

嵩祝的冰冷眼神,被玉柱徹底的無視了,他只當沒有看見那濃濃的敵意。

回了內閣大堂之後,玉柱只是稍坐了片刻,飲了半盞茶,便出宮回了戶部。

戶部才是玉柱的底盤,這裡是他的一言堂。

批閱完畢手頭的公文,已經快到午膳的時間。

玉柱放下手裡的筆,淨過手,出門去了本衙門的伙房。

所謂伙房,又稱公廚,也就是衙門裡的內部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