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特別冷。

剛剛入冬不久,連續十幾天的暴雪,便覆蓋了整個京城。

在民間,草民們自有生存法則,早早就買了大量的白蘿蔔和紅薯,當作是熬冬的物資。

下大暴雪,最大的問題不是出行,也不是購物,而是積雪太重,壓垮了屋頂。

這個時代的房子,不管什麼結構,都是有木樑的。

茅草屋、黃土屋、年久失修的木屋,大梁的耐壓性很差。

結果是,一夜之間,外城的房子,垮了一大片,少說也有幾千間。

京城的草民們遭了災,湯炳這個順天府尹,責無旁貸。他趕緊進宮請旨,調通州的戶部糧食來救災。

玉柱掌管著京城裡的治安大權,防備奸徒流氓趁火打劫,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說起來,自從玉柱擔任了步軍統領後,幾乎每年都要參加冬季的救災工作,已經是救災的老司機了。

只是,今年的雪災規模,更勝於往年的十倍以上。

說起救災,玉柱自然是有絕招的。

玉柱進宮找到老皇帝,建議說:“老爺子,數萬災民嘯聚於京城,若是不及時妥善的予以安置,恐生民變。”

要想順利的救災,就必須說老皇帝最怕的話。

作為旗人的皇帝,老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漢人群起造反,導致遍地烽煙。

“你是該管的步軍統領,說吧,有何良策?”即使玉柱不提醒,康熙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湯炳一向膽子小,他的救災方法,異常之傳統,調戶部常平倉的糧食,設粥棚賑濟災民。

玉柱提出的方法,就很有特色了。

受災的幾萬人,由各坊的坊長承包,分散居住到指定的富裕人家,住宿費及伙食費由皇帝的內庫撥銀子補貼。

因為,戶部的銀庫裡,窮得可以跑老鼠了,哪來那麼多的銀子救災?

從以往的先例來看,在不威脅到皇權的時候,康熙還是很樂意花一些銀子,以撈取聖君之名。

“準了。只是,就怕刁民趁機收買人心啊。”老皇帝時刻警惕著,野心勃勃的壞人趁機邀買人心。

玉柱早就料到了,老皇帝必定會擔心給人做王莽或曹操的機會。

“老爺子,咱們宮裡的男僕頗多,讓他們代表您去發銀子,發糧食,臣兒以為甚是妥當。”玉柱太懂老皇帝的心思了,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提出的建議,老皇帝肯定聽得進去。

“這,內廷僕人出宮,就怕朝裡有物議啊。”老皇帝倒有些猶豫了。

玉柱小聲提醒說:“讓王朝慶他們替聖君發福利給災民,這可是天大的善事呢。”

被玉柱這麼一教唆,老皇帝立即下定了決心,“好,就依你。”

皇帝派人親自賑災,還照顧的如此體貼入微。

即使地方官壞透了,大清的皇帝也是好的。

嗯,好皇帝可以期待,只要餓不死,都別造反了!

聖君之恩,普照大地,這便是玉柱拿來忽悠康熙的最大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