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柱回京後沒幾天,就接了旨意,新軍擴大編制為六千人。

周荃專門來找玉柱,他笑吟吟的說:“東翁,您在江南搶了名士之妻,名聲臭了大街。也正因如此,皇上也就越信任您,可謂是相輔相成啊。”

玉柱暗暗一嘆,這萬惡的社會,逼著他必須做惡,才能獲得康熙更大的信任和重用。

必須承認,新軍才是玉柱的命根子!

新軍擴編後,仍為一協的編制,下轄五個步兵標、一個親兵標及一個小型的炮隊。

至於工程兵和騎兵,恐怕要等玉柱掌握了大權之後,才有可能配齊了。

天沒亮的時候,玉柱就進了宮。

替老皇帝拉伸過右手後,玉柱抹了把額上的汗,笑嘻嘻的說:“老爺子,真的是好多了呀。”

老皇帝望著勉強可以握成一圈的右手,又看了看玉柱喜悅的笑容,不禁點點頭說:“難為你了,確實是好多了呀。”

“嗯,你當戶部左侍郎的日子也不短了,該輪換輪換了。”康熙暫時語焉不詳。

但是,幾天後,玉柱就被調去了兵部,任左侍郎。

與此同時,原任刑部尚書慶泰,調任黑龍江將軍。

這就是朝廷的潛規則了。父子二人,只要有一人為兵部的堂官,則另一人必須出京他任。

兵部的管部阿哥是貝子老十四,這就意味著,康熙故意把玉柱擺進了老十四的地盤內。

如今,天下的兵權二分,八旗兵和綠營兵的兵制不同,朝廷的兵部只管轄全天下的六十萬綠營兵的軍政事務。

以前,玉柱擔任偏沅巡撫的時候,有個兼銜就是兵部右侍郎。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玉柱送走了慶泰,又安頓好了家務事之後,乘轎去兵部報到。

兵部,就在東長安門的右邊,北御河橋的南邊。

在兵部衙門前,玉柱鑽出了官轎。

差役們一眼就認出了玉柱,紛紛扎千行禮,齊聲道:“請柱爺大安。”

“罷了。”玉柱邁著四方步,領著周荃、吳江和吳盛,踱進了兵部的大門裡。

在差役們的引領下,玉柱進了屬於他自己的公事廳。

在六部之中,向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尚書和侍郎的公事廳,都是固定的。

兵部滿缺左侍郎,在兵部的六個堂官之中,實權排在了第二。

客觀的說,除了滿尚書之外,就數玉柱最有權勢了。

實際上,在兵部說了算的,只能是老十四。

比如說老十八吧,他沒有管部,哪怕再得康熙的寵愛,也是個無權無勢的混日子阿哥。

管部和不管部,有如天壤之別!

略作安頓之後,玉柱按照慣例,先去拜見管部的老十四。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玉柱剛過去,老十四第一時間就接見了他。

“請十四哥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