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著玉柱南下的官船船隊,一共九條大船。

其中,最大的那條三層的官船,住著玉柱和他的女人們。

其餘的八條大船,分別是玉柱隨行的戈什哈、護衛、僕婢、、儀仗、車馬和官轎等等。

這次出京,比較特殊的是,玉柱請旨帶了牛泰及三百名荷槍實彈的新軍出來。

玉柱的理由也是現成的,漢臣不可靠,綠營兵也恐怕靠不住,八旗兵太少了。

欽差的官船離岸之後,就見玉柱所在的那條大官船上,已然豎起了一大一小兩杆大旗。

大旗上繡著斗大的一行字,欽命巡按江南諸省!

不誇張的說,就憑這杆大旗,玉柱的船隊沿著運河,橫衝直撞的直達江寧。

小旗上,則是一排粗體的黑字,輔國公玉。

船頭最顯眼的位置,插著一塊碩大的燙金官銜牌,上書數行大字:康熙四十五年丙戌恩科殿試,一甲第一名,賜進士及第。

只要玉柱沒死,這塊令人倍感榮耀的官銜牌,就可以一直排在儀仗隊伍的最前排。

在大清朝,既有出京的欽差,亦有回京的欽差。

按照大清會典上,關於欽差遇見欽差的規定,主要有三條:出京的欽差為尊,官高的欽差為尊,品秩相同則爵高的欽差為尊。

所謂的為尊,指的是,在大運河上,官船航行必須是位尊者先行,位卑者靠岸避讓的基本原則。

至於,非欽差的船隊,偶遇了玉柱的船隊,一律必須靠岸讓行。

從通州到天津這一段的運河,乃是天下最繁忙的運河河段。

只是,玉柱的船隊駛離了碼頭之後,沿途河面上的大小船隻,都在敲打著銅鑼的官差們的喝斥下,乖乖的躲到了岸邊。

原本千帆競駛,川流不息的運河上,彷佛被海嘯席捲而過,河面陡然一空。

此時此刻的運河上,就只剩下了玉柱的龐大船隊,順著空蕩蕩的河道中央,浩蕩前行。

玉柱負手立於船頭,默默的注視著兩岸奮力拉縴的縴夫們。

眼前的這些縴夫,都是官府徵發來的徭役。他們不僅沒有工錢,還要自帶乾糧、銀錢和鋪蓋,免費替官府幹活。

萬一生了病,若是無錢找郎中瞧病,只能硬挺著賭命。

來此境已經八年有餘了,玉柱比誰都清楚,老四的改革,雖然解決了財政收入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問題,為大清朝續了命。

但是,老四卻始終沒有在乎過,坑民最狠的徭役制度。

玉柱暫時無力對抗整個清廷。不過,他敢對天發誓,有朝一日,一定徹底廢除以民為奴的,萬惡的徭役制度。

主官船,共有三層,一層住著玉柱的親兵、護衛和管家們。

二層是女人們的住處,三層則是玉柱和晴雯的逍遙窩。

不管玉柱有多少個女人,被他從小養大的晴雯,在他的心目之中的地位,格外的與眾不同。

男人嘛,總是得隴望蜀的性子。

正妻的名分,只能由康熙做主,給了秀雲和曹春。

玉柱自己真心喜歡誰,那也是他的自由選擇。

“爺,歇會吧,別太累了。”晴雯有了和玉柱長時間獨處的機會,簡直是心花怒放,樂得合不攏小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