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再叫宮保吧,對如今的玉柱而言,又算不得如何尊重了。
唯有小中堂,才算是比較貼切的敬稱。
這種馬屁話,居然出於張廷玉之口,可以想見,玉柱的權勢到了何等程度?
張廷玉從來不收紅包,玉柱也沒打算塞錢給他。
臨走的時候,玉柱命人包了二兩碧螺春,硬塞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沒有收禮的壞習慣,他是真不想接。
但是,玉柱做的很巧妙。
區區二兩碧螺春而已,就算是再金貴,又值幾個錢?
如果,張廷玉連這麼點茶葉都不肯收的話,難道是想和頂頭上司,直接翻臉麼?
玉柱親自送張廷玉出大門的時候,張廷玉彷彿剛剛想起似的,提醒說:“小中堂,園子裡今兒個的晚膳,還指望著您老蒞臨安排呢。”
嗯,玉柱秒懂了。
張廷玉的意思是,收您二兩茶葉,附送一句善意的提醒,從此兩清了,誰也不欠誰的。
桐城張家,一貫低調,就沒人知道張家藏了多少銀子。
不過,玉柱卻心裡有譜。張家在桐城,廣有良田近萬畝,這也是張廷玉一直堅守清廉的底氣所在。
客觀的說,在儒教的多年薰陶之下,確實有一些漢臣,明明家裡很不寬裕,卻也不肯伸手撈黑錢。
不過,這些所謂的廉臣,固然不貪,卻大多是隻會耍嘴皮子的清流一黨。
送走了張廷玉之後,玉柱回房和錢映嵐廝混了一陣子,然後換上官服,登車去了暢春園。
暢春園的膳房,實際上和紫禁城裡的內膳房,頗有重疊之處。
內膳房的正四品尚膳正,上三旗包衣出身的德庫,一直跟在康熙的身旁。
康熙在宮裡,他就是內膳房的尚膳正。康熙到了暢春園,他又搖身一變,成了暢春園的尚膳正。
沒辦法,老皇帝自有其飲食習慣,德庫對此瞭如指掌,並一直安排得很好。
玉柱離膳房的大門還有幾百尺之遠,德庫便滿臉堆笑的一路小跑了過來,麻溜的扎千請安。
“小的德庫,請小中堂大安。”堂堂四品命官,居然自稱小的,可謂是異常之謙卑了。
以前,德庫對玉柱也很客氣,但不敢得罪的敷衍居多,並不像今日這般的恭順。
沒辦法,縣官不如現管,誰叫玉柱現在是德庫的頂頭上司了呢?
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德庫提心吊膽的害怕玉柱瞎折騰。
以玉柱的盛寵,即使他瞎折騰了,誰敢把屎盆子,往他老人家的頭上扣?
不要腦袋了麼?
但是,膳房一旦出了差錯,就要有人背鍋。
到那個時候,德庫只能昧著良心,找些個沒有硬靠山的太監或是廚子們,出來頂罪了。
玉柱今天過來,就是打算先燒起一把火的。
所謂君子遠庖廚的臭講究,在玉柱這裡,完全失了靈。
大廚房之中,切菜的,洗菜的,割肉的,殺魚的,打雜的,監視的,幾乎人滿為患了。
玉柱走到大廚房的門口,德庫急忙扯起嗓子,大聲喝道:“膳房總理,小中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