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奉上諭,著玉柱兼御膳總理事務大臣,欽此。”

“臣玉柱,領旨謝恩。”玉柱跪下接旨後,又多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兼差。

御膳房,從大的層面上,共分為四處。

一處是“外御膳房”,在景運門外,又叫“御茶膳房”。

值宿於宮中的王公大臣、南書房的官員們、上三旗侍衛們、內務府的官員們、太監和宮女們,他們的用膳都歸外御膳房負責操辦。

通俗的說,這便是大灶膳房,一口大鍋炒幾十個人的菜量。只管吃飽,不可能讓你吃得太舒坦了。

另一處是“乾清宮御膳房”,又稱內御膳房,專門伺候皇帝的用膳。其總人數,已經超過了500之多,並且還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還有一處,則是皇太后及各宮主位妃嬪的專用小御膳房,又稱“娘娘膳房”。

嬪以上的皇帝女人,並且是一宮之主,才有資格被稱為“娘娘”,她們都有各自的小膳房。

娘娘們一般自稱“本宮”,並被太監和宮女們稱為“某某宮娘娘”或是“某主子”。

比如說,小佟貴妃,太監們一般都稱她為“貴主子”或“貴主兒。”

有些歷史劇裡,太監居然稱呼普通妃子為“主子娘娘”,這就是不懂規矩了,歷史顧問要打屁股。

主子娘娘,這是對皇后的專用稱呼,太監敢隨便亂叫,肯定要掉腦袋的。

最後一處,則是皇家園子裡或是皇帝行宮裡的膳房了。

玉柱這個內務府總管,原本就管著外御膳房,現在,各個膳房也都歸他管轄了。

從康熙元年至今,玉柱是第一個統管所有四處御膳房的勳貴外戚。

由此可見,皇帝對玉柱的信任,不言而喻的極重。

張廷玉一直對玉柱有看法。只是,他的城府極深,一直未曾表露出來而已。

這種看法的根源,主要是,張廷玉認為,玉柱能中狀元,完全是沾了今上尤喜祥瑞的光。

如今的玉柱,兼職頗多。其中,最令人豔羨的,就是膳房的總理大臣了。

老皇帝把用膳的安全,都交給了玉柱,這份信任還有啥可說的?

以前,玉柱僅僅是南書房行走兼步軍統領的時候,有些人還敢琢磨著上奏摺彈劾他。

現在,就算是再借這些人500個膽子,也不敢了。

玉柱距離皇上越近,反噬的傷害力,也就越大。

如今的玉柱,管著老皇帝的一日兩頓正膳,兩到三頓小食。

這就意味著,玉柱和老皇帝之間,每天見面的次數,不會少於四次。

這還怎麼告黑狀?

彈劾的奏摺遞上去之後,只要咬不死玉柱,那就擎等著倒血黴吧!

“衡臣,辛苦你了。”玉柱收起了旨意之後,請張廷玉坐下喝茶。

張廷玉向來是謹慎小心的性子,只是,玉柱叫他坐,他還真不敢拒絕。

“多謝小中堂賞座兒。”再三推辭之後,張廷玉斜著身子,只有半邊臀部,挨著椅子,狀極恭敬。

玉柱聽張廷玉叫他小中堂,不由微微一笑,他的兼職太多了,張廷玉其實也挺為難的。

叫部堂吧,玉柱有爵。

叫爵部吧,玉柱又是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