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沅省主產水稻,一年兩熟。

每年的五月前,搶種早稻,到了八月前,搶收早稻,再搶插晚稻。

所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之時。

等撫標中軍和炮甲們,抵達了辰州之後,也才是三月底。

玉柱並沒有急著進兵鎮筸城,而是命新軍的軍官們,負責訓練撫標中軍的三千人。

別的都是小事,核心就是一條,令行必須禁止。

撫標中軍的三千綠營兵,是正兒八經的巡撫直屬部隊,無論玉柱想捏圓,還是搓扁,都可以隨心所欲。

二十多天後的四月上旬,待糧草和船隻皆齊備之後,隨著玉柱的一聲令下,近七千大軍,乘船逆沅江的支流熊溪水,一路西進,浩浩蕩蕩的殺進了湘西地區。

如今,狹義的湘西地區,比較亂的地區,要數西邊的三個廳和西北部的桑植宣慰司了。

大清的地方官制,除了省、府、縣,這三級之外,還有實際存在的道和廳兩級官府。

其中的廳,分為直隸廳和散廳。

在康熙朝,廳,並不是制度化的地方政府,而是過渡性的臨時官府機構。

大清的直隸廳,低於府,而高於縣,相當於副地級市的地位,其最高長官為同知。

散廳,則和縣同級,但不是縣,相當於地級市裡的正縣級開發區。

直隸廳和散廳的區別,就看名稱上是否帶有府了。

比如說,鳳凰廳,就是省裡的直隸廳。而沅州府晃州廳,就是散廳,是隸屬於沅州府的縣一級官府機構。

至於宣慰司,一看就知道,就是沒有改土歸流的土司轄區。

大軍出動之後,周荃笑眯眯的望著玉柱,心說,東翁不愧是心狠手毒之輩啊!

要知道,4月上旬到5月之前,正是水稻插秧的緊要關頭。

偏偏,玉柱在這個時候,率領大軍,沿著水路,開進了湘西的大山溝裡。

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管是山裡的土匪,還是鳳凰廳內的土著頭人們,只怕是個個都要戳著玉柱的脊樑骨,大罵奸賊吧?

嘿嘿,玉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一年兩熟的春種夏收和夏種秋收?唉,不存在的啊!

玉柱的作戰計劃,其實很明確。他壓根就懶得帶兵,滿大山的追殺土匪們,而是要挖斷土匪們賴以生存的糧根。

無法順利的按時按季的種下水稻,將來,夏收和秋收的時節,怎麼可能有收穫呢?

土匪們再厲害,田裡顆粒無收了,難道要餓著肚子,當山匪麼?

不管山裡的人,是怎麼想的,玉中丞帶著七千大軍和幾萬石糧食,乘船沿著水路,氣勢洶洶的殺入了湘西。

湘西的土匪們,確實很富裕。

但是,湘西的自耕農們,卻是處於苦哈哈的飢餓狀態。

受限於自然資源的束縛,他們固然餓不死,但是,絕對不可能吃上飽飯,也穿不上新衣裳。

玉柱帶著大批的糧食進湘西,實際上,就是把糧食當成了硬通貨。

不管是誰,只要想吃飽飯,就要來幫官軍拉縴,拖著兵船和糧船,逆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