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玉柱也沒當回事兒。等來人跪下後,自報了家門,他忽然覺得,世界真小啊!

“小人李衛,叩見爵部大人。”

玉柱定神一看,卻見,李衛是個大胖子,面板白皙,臉上長滿了痘瘢。

“本部堂問你,為何要捐兵部呀?”玉柱甚覺有趣,有心逗一逗李衛。

李衛卻說:“回部堂大人,小人想立下軍功,將來可以封妻廕子。”

玉柱微微一笑,這小子倒也實誠,顯然說的是真心話。

“為何不捐戶部呀?”玉柱故意刁難李衛。

李衛想了想說:“回部堂大人,實不相瞞,小人實擅理財。只是,戶部太過緊要,小人謀不到實缺啊。”

玉柱點點頭,對於一般司員級的下僚而言,若是升官無望,戶部確比吏部實惠得多。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裡,玉柱問了一些和理財相關的知識點。

李衛真沒吹牛,皆對答如流也。

“你已經捐了九千六百兩,不如湊個整數?到時候啊,本部堂也好幫你說說話,留了你在戶部當差,如何?”

玉柱的意思是,他起了惜才之念,只要李衛肯加點錢,就讓他留在戶部理財。

“小人願意再出五千兩。”李衛又不傻,玉柱這明擺著是重用他之意,豈能不大喜欲狂?

銀子算個啥呀?

李衛的家裡,有良田數千頃,錢多的花不光。

按照這個時代的捐納制度,哪怕是捐個知縣,也要四千六百多兩銀子。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萬兩銀子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京裡的小民之家,每月只須二兩銀子,一家五口便可過上小康的日子了。

玉柱親口發了話,捐納處郎中,自然不敢違拗他的意思,徑直幫李衛改為捐成戶部的員外郎。

捐官有諸多的名目,李衛花了這麼多錢,捐的是實際官缺,而非捐出身的虛銜。

類似李衛這種捐官出身的官員,到部裡報到後,其實都要候補一段時間。等你上上下下的塞足了銀子,打通了關節,才有可能實際任職。

不過,有了玉柱這個超級實權派,幫李衛打了招呼。於是,李衛的任官手續,從吏部到戶部,一路大開綠燈。

不出十日,李衛便拿到了實任戶部銀庫員外郎的委札。

朝廷也是要面子的,科舉出身的官員們,一般都是下旨任官。捐官嘛,低人一等,照例下委札。

戶部銀庫,就是朝廷的國庫,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玉柱心裡有數,歷史上的李衛,在兵部員外郎的任上,偶然間獲得了貴人的青睞,從此平步青雲。

李衛的貴人,不是旁人,正是老四。

玉柱即使不插手,按照歷史固有的軌跡,李衛也會被老四看中。

如今,玉柱不過順水推舟了一把而已,幫李衛提前出現在了老四的眼前。

更重要的是,山陵崩之前,李衛在暗中幫著老四,辦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玉柱提前賞識了李衛,將來的好處,自是不必多言。

又到了夏天,老皇帝照例要搬去暢春園消暑。

原本,玉柱肯定是要跟著去暢春園的。不巧的是,廢太子病了,皇長孫弘皙硬要留下來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