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等玉柱率軍趕到密雲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壞訊息:阿進泰已經率軍繞過了長城,殺進了關內,且去向不明。

玉柱馬上就警覺了,一定是有人反了水,暗中放了阿進泰入關。

胤礽當了三十幾年太子,即使被廢過一次,他的潛勢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擊敗阿進泰,對於玉柱來說,頂多算是替父將功折罪。

若是護駕之功,那就迥然不同了。

於是,玉柱果斷下令就地紮營。然後,寫了奏請回援的摺子,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了暢春園。

康熙不修長城。不管是外長城,還是內長城,很多地段都是破敗不堪的。

阿進泰的熱河駐軍,因為要就近鎮壓蒙古人的緣故,幾乎全是精銳的騎兵。

騎兵,這就意味著,機動力強,行軍速度快。

可是,玉柱在密雲等了一天,也沒等來康熙的迴音。

這個時候,就要看如何抉擇了。

穩妥一點的話,玉柱就待在密雲。

只是,這麼幹的話,不管康熙有無出事,玉柱都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無旨的率軍回援,看似風險巨大。實際上,只要拿捏了其中的分寸,很可能獲益匪淺。

只是,火器營的炮甲參領巴圖坎,卻不肯陪著玉柱一起冒險。

“玉帥,無旨,誰敢亂動,視同謀反。下官不敢吶!”

康熙治軍極嚴,巴圖坎是真的不敢亂動。

玉柱有充足的動機去搏一把,巴圖坎又不是玉柱的嫡系,他圖個啥呀?

巴圖坎不肯就範,玉柱還真不能宰了他。

擅殺八旗火器營的參領,就算是玉柱將來護駕有大功,也是個天大的汙點,肯定會在康熙的心裡頭,扎進去很深的一根刺。

不過,不殺巴圖什,並不意味著,玉柱這個主將不敢軟禁他。

三十個子母炮甲隊,能帶走一個,就多一分勝算。帶走兩個,賺一個,反正是多多益善。

結果,經過一個下午的威逼利誘,只有五個子母炮甲,願意跟著玉柱回援暢春園。

說實話,玉柱已經滿意了。於是,他領著不足千人,快速的向暢春園那邊,趕了過去。

由於軍情緊急,除了火器營的炮甲實現了騾馬化之外,玉柱的老部下們,只能靠兩腿趕路了。

不過,玉柱也沒和巴圖什客氣,直接把所有炮甲的騾馬,都給徵用了。

玉柱是主將,他有權這麼幹,不樂意給馬的炮甲官兵,都被槍托揍得鼻青臉腫了。

尼瑪,不殺你們,難道還不敢用槍托砸幾下麼?

不跟玉柱一條心的,有必要客氣啥?

搏前程的賭一把,絕對不是請客吃飯!

玉柱雖然沒有和阿進泰交過手,但是,他知道,阿進泰的目標,肯定是放在了康熙的身上。

康熙若是回了京城,以阿進泰的幾千人,完全沒有勝算。

所以,據玉柱的估計,阿進泰領兵進了長城之後,肯定是想偷襲暢春園,打康熙一個措手不及。

派去暢春園的六百里加急,至今杳無音信。據玉柱的研判,八成是被太子的人,給截斷了官道。

從密雲到暢春園,大約兩百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