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認為。不只是從我們這一邊出土的文物可以發現,從西方不少國家出土的一些文物,也能發現不少我們西漢產的陶瓷器。這其實證明,這一條路是有的。只不過,可能此前我們研究的時候並沒有怎麼注意。或者,也沒有將他進行總結。”

分析到這裡。

不少史學界人士又一次不得不佩服陳凡對於史學這一塊的研究。

正如絲綢之路一樣。

歷史還是這個歷史。

但由不同的人分析,不同的人研究,給出來的觀點就不一樣。

或者說其實觀點也是一樣。

但很多史學界人士,卻並沒有發現這裡面的價值。

當然。

陳凡的這一個節目,並不僅僅只是對於史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

這對於普通人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原本不少人雖然知道漢朝很強大,但其實大家對於漢朝也不是特別瞭解。

可是。

當陳凡說到張騫出使西域,說到西域三十六國,說到絲綢之路……人們終於明白,為什麼當時的漢朝這麼強大。

打仗打的是什麼?

其實就是資源,經濟,糧食……

漢朝為什麼這麼強大。

除了他本身實力很強之外,絲綢之路對於整個漢朝都有強有力的經濟保障。

與之同時。

也因為有了這一條絲綢之路,這才讓中華文明能夠傳播到全世界。

另外。

全世界的各種文化與技術,也透過絲綢之路流入到了中華。

這也使得在漢朝之後的其他一系列朝代,絲綢之路都讓他們受到了很深的利益。

……

“又有民間歷史愛好者隨瞎扯歷史了,看到這裡,我實在是忍不住想再一次說幾句。首先,有沒有絲綢之路這個先不談。但是,有沒有張騫這個人還真有待考證。此外,西域到底有沒有三十六國,或者如某人所說的五十多國。在這裡,我們所瞭解的,只有烏孫,精絕,樓蘭……這一些國家。至於陳凡說到的,大月氏,我找了許久,真沒有大月氏這個國家。”

“誠然我認為,某位民間歷史愛好者確實對於歷史有一定的研究。但是,這個研究不是瞎扯,這個研究也不是憑空虛構。西域這個地方在歷史當中就是一個極為混亂的區域,再者……如果沒有史料加以證實,請不要將自己的推測做為歷史,謝謝。”

是的。

發出這幾條微博的,正是此前質疑過陳凡的溫志敏。

“我草,又是你,溫教授,請問,你是不是中華人?”

“不想與傻逼通話。”

“真懷疑你是不是外國派到我們這裡的奸細,跟你說個好訊息,上頭已經組建了古蜀國考察團隊,到時候就讓你看看有沒有古蜀國。”

“先找到古蜀國再說。”

“那你認為歷史當中沒有張騫這個人?”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