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請問西漢時期有沒有一條叫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

“絲綢之路?”

“是的。”

“這是哪裡的說法?”

“來自陳凡老師在他旅遊時提出來的一個觀點。陳凡老師表示,絲綢之路不僅加強了東西方貿易的來往,同時,透過絲綢之路也讓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交流。”

“這個啊……”

“教授,您有什麼看法?”

“這個觀點很新穎,暫時我不能給予你回覆。等我研究一段時間之後,我再聯絡你。”

雖說陳凡自駕前往西域看起來就是一個直播旅遊的節目。

但是。

在陳凡自駕西域述說的西域三十六國,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隨即設立西域都護府,最後促成絲綢之路……這樣的一系列觀點,卻是瞬間引起了無數史學界,歷史愛好者,以及一些專家的注意。

“兄弟們,有沒有看到陳凡老師又推出了一個新的歷史觀點。”

“看到了,絲綢之路是吧。”

“對,太牛叉了,我沒想到,陳凡老師竟然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太新穎了,也太讓人印像深刻。”

雖說陳凡不是科班出身的。

但是。

陳凡在史學這一塊,不說地位怎麼樣。

但每一次陳凡提出的一些歷史觀點,他都能引起整個歷史學界的興趣。

比如之前陳凡在宋朝提出來的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太祖遺訓……等等。

又在唐朝時期,以一舉之力,力證了武則天這個人物。

此外。

還有在三國時期的一系列觀點,都是讓人大呼過癮。

當然。

三國時期眾人參與度不高。

主要是三國時期是一個非常混亂,也是一個常年戰爭的時代。

這個時期很多史學資料都沒有,一眾史學界也是懵逼。

但在陳凡講到漢朝時,不少史學界人士明顯更為興奮了許多。

“好像我們史學界還沒有誰提出過絲綢之路這個觀點。”

“確實沒有。”

“但,到底有沒有絲綢之路?”

“這個……不好說。”

眾人對於漢朝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雖然漢朝有不少也沒有怎麼詳細的記錄。

但透過各個史料加以分析的話,其實多少還是能夠分析出一些情況來的。

“我覺得應該有。原因就在於陳凡所說的絲綢之路,當然,這還得從陳凡所說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在漢朝之前,我們中華與西域方面的溝通比較少。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西域並不是在我們漢朝的掌控之間。同時,也沒有納入我們的版圖。可後來在西域納入我們版圖之後,漢朝與西域以及西方的交流就增長了很多。”

“對,從漢朝出土的一些文物來看,確實可以發現。西漢之時就有西方不少特產出現。而且這一些特產不只是王公貴族可以享受,有的甚至一些普通人也能購買。從這就可以表明,當時東西方交流已經非常普遍,如果沒有絲綢之路這樣的一條貿易,兩方的貿易產品不可能相互之間這麼頻繁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