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叫做《雨巷》,是作者戴望舒在1927年創作的。

創作的原因。

這是當時革命失敗,作者極度憂愁,極度彷徨之下,從而執筆。

至於這首詩歌的意思。

其實也很簡單。

說的是,他希望在如此極度失望彷徨當中能夠出現一位丁香姑娘,進而帶給他希望。

意思很簡單,一點也不復雜。

不過。

這首詩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的韻律之美。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

這首現代詩,可以說是最為適合朗讀的作品。

雖然陳凡並不是十分飽含熱情,也並沒有像作者一樣那麼能夠體會到當時社會的情況。

但是。

這一首《雨巷》卻是透過他特別的韻律,一下子抓住了眾人的神經。

“果然是陳凡老師。”

“國士無雙,太牛逼了。”

“呃,你聽懂了這首詩的意思嗎?”

“聽懂了一半,不過,這不要緊,我感覺這首詩很厲害就行了。”

是的。

哪怕就是還沒有聽懂這首詩的朋友。

但是。

感受到這一首詩特別的韻律,眾人便有一些沉醉其中。

好像這一首詩,就像歌一樣。

哪怕就是輕聲朗讀,但也像歌曲一樣,婉轉悠長,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