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求訂閱)(第1/6頁)
章節報錯
司馬遷的故事一出,整個會議室都是無比的凝重。
“太史公,司馬遷。”
眾人嘴裡念哪著司馬遷的名字。
他們在司馬遷的身上,看到了一種用生命與尊嚴捍衛歷史的態度。
他們也從司馬遷身上,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史官。
“陳凡老師,這位司馬遷先生我好像此前在哪個史料當中看到過。不過,記錄的並不詳細,只是有一個名字,說他是史官罷了。但他的生平,還有其他,也沒有怎麼介紹。”
“所以,這才是為什麼我們要修史的原因。”
“陳凡老師,您是組長,後面怎麼安排,您說吧。”
一方面是被陳凡的才學所折服,另一方面也是被司馬遷這位史官而深深的感到震撼。
在陳凡講完司馬遷之後,眾人都是內心只感覺一把火要出來。
他們在心裡對自己說。
未來他們就要以一生之志,效仿司馬遷編撰《史記》。
“大家都是我的前輩,今天只是碰頭會,大家有什麼也可以暢所欲言。不過,就是目前有一個問題。修史的話,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
陳凡補充的說道:“大家也知道,我們中華有幾千年歷史,暫時先不說黃帝時期那些歷史了。各個很多朝代的歷史都不是特別詳細,最多,就是明朝之後的史書稍微詳細一些。而我們面對著這幾十個朝代,我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所有朝代全部修完。我的意思是,一個朝代一個朝代往下修。”
“陳凡老師,您說的對,幾千年歷史不可能一下子修完,確實應該從一個朝代一個朝代開始。”
“那麼,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從哪個朝代開始修最好?”
這一說。
一時,碰頭會上一眾教授,學者,都是暢所欲言。
“我覺得應該從漢朝開始,畢竟,我們是漢人。”
“我覺得應該從唐朝開始,我們不僅是漢人,還是唐人。”
“我倒覺得,我們應該從宋朝開始修起,宋朝的文獻比較多,修起來也方便。但唐朝,漢朝,傳下來的文獻則較少。”
一時之間。
大家都沒有說服誰。
最後。
周教授則看向了陳凡:“陳凡老師,還是您來說吧。”
“我覺得,先從春秋戰國開始修比較好。”
陳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陳凡老師,為什麼先從春秋戰國?您也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流傳下來是最少的。”
“正因為少,我們才更應該修。”
陳凡說道:“至於漢朝,唐朝,宋朝……這幾個朝代大家其實有一個大致的印像。可是對於春秋戰國,不少人就沒有太多印像了。大家也知道,我們修史不僅僅是修史,更為主要的還是為了下一輩,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知曉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往何處去。漢朝不是我們歷史的起點,當然,春秋戰國也不是。不過,春秋戰國時期恰恰是形成我們中華文華思想,形成我們中華文明格局的時期。而且我們在一邊修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一邊向觀眾講解,甚至是科譜,讓更多的民眾,讀者,歷史愛好者……以及所有人,都參與到我們的修史當中來。”
至於為什麼讓大家參與進來。
這也簡單。
修史太過於枯燥,真要是讓所有人埋頭苦幹幾十年,是人都會瘋掉。
以前沒辦法的時候只能這樣,但現在……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一方面是科譜,另一方面也能帶動無數民眾對於歷史的興趣。
“我贊同陳凡老師的說法。”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哈哈哈,陳凡老師之前開的百家講壇好啊,我也非常期待這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能夠讓大家熟知。”
“行,那就從源頭處開始修吧。”
陳凡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當然。
他們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