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

看著央視1套《典籍裡的中國》最後一幕,東方電視臺朱臺長嘆了一口氣。

果然。

沒有陳凡在的百家講壇雖然是百家講壇,但已然黯然失色。

轉頭。

朱臺長看向了助手。

助手這時卻是有些尷尬的說道:“臺長,陳凡老師主持的典籍裡的中國,確實非常創新。”

事實上。

助手知道。

如果當時東方衛視不將《百家講壇》推後,碰到這樣的一個節目,必然壓得也渣都不剩。

……

“本草綱目,這就是我們的中醫。”

“李時珍,配得起大醫精誠的名聲。”

“我想,以後生病了,我更願意去看中醫。”

“為什麼,你覺得中醫比西醫好。”

“也沒有。”

“那你還去看中醫,為什麼?”

“不為什麼,就為中醫的醫德,就為中醫領域才傳承了李時珍這樣的醫者之心。”

……

“醫者。”

“各位,今天中醫給我們西醫上了一課啊。”

當然。

這堂典籍裡的中國不僅僅影響的只是普通人。

同樣。

還影響了一眾西醫界的人士。

雖然西醫界也並不認為,中醫憑著這個節目就能比他們厲害。

現代科技就是西方發展而來的,這也就保證了西醫將一直領先全世界。

但這一集典籍裡的中國。

他除了向眾人介紹李時珍,介紹本草綱目,介紹中醫之外。

他還向世人傳輸著他們的醫者價值觀。

這種價值觀,對於西醫來說,他們是完全比不上的。

正如現在。

雖然西醫也一直強調醫德,但這個醫德哪裡來?

西醫歷史本來就不夠,他們的醫德根本就沒有建立。

而且。

他們就沒有想過建立。

就如抗生素這一塊。

雖然全世界一直都在強調抗生素用多了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