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化不知王則心路歷程。

更不知眼前這個境界尚且低微,本來都不曾得到他重視的新入門弟子,身負堪比門中三法七經的無上妙術。

他回道:“此三路法訣,分劍訣、玄功、氣法三道。”

“之所以傳這三類法門,是因為我截江劍派上乘功訣之中,便有這三路修行。此舉也是為了方便日後弟子修得上乘道果,轉煉真功。”

“劍訣之道, 自不必說,我派稱雄於世,各家修行多聞便是我派劍訣,派中劍仙高修,更是不少,在黃龍洲也算名頭不小。”

“玄功煉體之法,則與陳老魔之事有關,昔年陳老魔攜《玄河寶章》叛出宗門,掌教徐真人一路追殺至凍魔宗, 一番交戰,卻從凍魔宗也取來了一部《元蜃真經》。”

“說來我截江劍派本只有三法六經,也因徐真人取回這《元蜃真經》,將此法併入我派正法之中,方才有了三法七經之說。”

“而這外門一部玄功,也正是徐真人自此經悟得,喚作《蜃龍訣》。”

“至於氣法之道,便是玄門元神修行根本。玄門各派弟子修行,多修此道,想來師侄對此也有了解,不必我再多言。”

王則聽到這裡,心中驚異不少。

劍訣氣法之說,在他預料之中,自然沒什麼好說。

可這魔門玄功,著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其中牽扯他老師陳玉犁也就不說了。王則實沒想到的是, 截江劍派這位掌教徐真人,居然直接把魔門正傳, 併入了派內根本道典之內!

屬實是驚人之舉。

他忍不住問道:“我截江劍派可是十大玄門上宗之屬, 掌教真人竟將魔門玄功,也併入了門內根本道典之屬麼?”

吳元化笑道:“貧道初聽此事,也是十分震驚的,還是後來得聞掌教真人一言,也才釋然。”

“掌教真人曾言‘宇內修行,雖分道魔,實則都是仙修。體神之道,殊途同歸,縱使道魔有別,法門總歸無錯。旁門左道修行,尚且不拘泥種種,我等玄門大宗,自然更該海納百川。’”

“也正因掌教真人此言,這《元蜃真經》才得以併入我派三法七經之列。”

“雖說門中弟子,少有修煉此法之人,若真要煉,也無甚掛礙。”

“說來這外門三訣之中,那《蜃龍訣》是掌教真人親從《元蜃真經》悟得緣故,算是其中最為精深奧妙之法。”

“若非我派到底玄門出身,門內弟子對修此法有些顧慮,只怕此法修行之人斷不會少了。”

“當然,話雖如此,我也不建議你選此法。”

“只因我派到底是玄門傳承,並無多少魔門修行相關資訊,派中更無前輩煉得這《元蜃真經》,你就算日後以此訣煉得幾分驚人功果,無人指點,也難成道。”

王則聽此,心中微動。

但他沒有多想,問道:“敢問師叔,那劍訣、氣法之法門,又有何說道?”

吳元化乾脆道:“劍訣之法,謂之《飛玄劍訣》,是門內前輩,參悟我派七經之中《九天清玄劍經》所得,修煉此訣,機緣如至,氣海不難。”

“氣法之道,是為《五氣煉真訣》,屬於玄門五行道法之屬,最是中正平和,日後不拘專修何種法門,都能十分順遂。”

“我早年也是外門弟子出身,並無什麼師承,所修便是這《五氣煉真訣》,後來入了內門,修成氣海,得先師收入門牆,方才轉煉脫胎門內七經之中《五火七禽劍經》而得的《七禽真法》。”

“師侄若修此法,我算是有不少修行經驗,日後如有疑惑,也能指點一二。”

王則聽明白吳元化的意思了,很明顯是在建議他選擇《五氣煉真訣》。

說實在話,這建議其實挺誠懇。

若是王則沒有黑水真法傍身,又是眼下這種在截江劍派沒有老師依靠的情況下。

修煉此法,日後功果有成,更好轉煉別功。

畢竟魔門玄功就不說了,煉了此法,一來沒有什麼人能指點,二來就算大成,未來能煉的,也就是《元蜃真經》。

此經列於截江三法七經之中,王則縱然入了內門,未必也就能得到傳承。

至於劍訣之道,早前就有過提及。

鬥戰雖是強橫,可一來成道不易,二來日後想要轉煉其他法門,也只能選擇劍訣修行,限制實在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