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天崩於北地裂於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全軍覆沒的代價,元猷殺死了周榮。
為了殺死周榮,這一年他對周月娥可謂卑躬屈膝,引得周月娥誤會他只是希望周月娥能為他在周榮面前求情,孩子降生之後饒他一命。
其實他的目的由始至終都是暉章殿,他想過換了任何一處,周榮都會心生防備,而他可用之人太少,只怕拼盡全力搭上自己性命,還未殺死周榮,就會驚動周榮的爪牙。
只有暉章殿,這個在周榮掌控而又不完全掌控之處,才能使得周榮大意。
饒是如此,他的時間也不多,幸得孤注一擲的結局喜人。
北朝最後一個帝王駕崩於暉章殿,與北朝赫赫威名的大丞相同歸於盡。
訊息石破天驚,炸響整個京師。
一時間,整個京師亂成一鍋粥,文武百官茫然失措,陛下駕崩,大丞相也死了,那他們應該奔向誰?
只有個別有野心有些能力的人開始心思活絡,他們的活絡直接導致京師政權分崩離析,誰也不想落於人後。
周成文接到訊息,第一時間召集部曲、禁衛軍、中領軍和中衛軍,以鐵血的手腕壓制京師。
為了自保,中鎮軍殺出京師,其餘軍隊在各自的掌權手裡,和周氏的大軍廝殺。
周榮與元猷的死訊很快傳遍整個北朝,周榮有三個堂弟,除了被君辭殺死的周光,還有鎮守晉陽周氏族地的周律,以及接替周光接手關隴軍的周隆。
周隆第一時間是揮軍向京師,馳援自己謹慎的侄子。
而晉陽卻在第一時間遭到由柳城帶領的中護軍截殺。
周律萬萬沒有想到本該在統萬城與赫連氏周旋的中護軍,借了雍州之道來了晉陽,被殺個措手不及。
北朝陷入立朝以來最大的亂局,南朝同樣響起山河破碎的馬蹄聲。
在應無臣與蕭邑的推波助瀾下,元猷惡向膽邊生,帶著周榮重新給他的兵馬殺入了皇宮。
建章宮的大門被推開,昔日雄梟帝王蕭延一身道袍坐在煉丹爐前,他看著提刀邁入的元鐸,乾淨明亮的地面砸落一滴滴血漬,使得帝王眉頭一皺,他擲地有聲怒喝一聲:“退下!”
元鐸腳步一滯,這明明淪為他案板上魚肉的末路帝王,渾身的威儀仍舊那般凌然不可冒犯。
他想到蕭邑大軍還未來,這個人留著比死了更有用,蕭邑利用他做叛臣,自己成為平叛的正義之軍,既然要做正義之軍,總不能不顧君主的死活?
他如蕭延之意退下,為防意外,元鐸命人運來鐵牢,將蕭延關在鐵牢裡,封鎖殿門,開始清理皇宮,一定要在蕭邑殺來之前,守住皇宮!
蕭延被囚,蕭邑接到訊息延緩行程,他不想太早去,有蕭延在,他要受制於人。
建章宮是帝王宮殿,肅穆輝煌,宮人只點了一個燭臺,三支蠟燭照亮偌大宮殿一角。
內侍端來飯菜,放在囚牢之外,悄無聲息離去。
頭髮灰白的帝王身姿挺拔,仍舊盤膝坐在蒲團上,仿若不是階下囚,而是世外高人在磨礪心性。
“陛下禪道數十年,必有所成,不若說說此番境地?”清冽如泉過石之言於黑暗之中響起。
一抹銀藍色的身影,緩步而來,站定於微光之中。
他長身玉立,輕裘加身,蓬鬆的翎毛似乎還沾著幾粒風雪,清寂的眼冰冷刺骨。
蕭延懶懶掀開眼皮,看著這張陌生而又有幾分似曾相識的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