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朝,還有養精蓄銳近百年,儼然已經死灰復燃的柔然也不容小覷。

柔然會發兵分食北鎮,南朝會出兵攻打荊州,整個北朝都會陷入戰火之中,勝負如何,誰也無法斷定,周氏未必能夠討到好。

“阿耶,現下的僵局總需打破,難不成我們要看著元猷羽翼漸豐?”周成文試探性地開口,“蕭延已年邁,又沉迷道教。南朝岌岌可危,人心浮動,我們是否有法子先造成南朝內亂,無暇顧及我們,再借機平北鎮?”

只要將北鎮平了,他們周氏就能改朝換代,徹底取代元氏。

周榮聽了兒子的話,知子莫若父,便問:“你心中是否已定計?”

周成文看了弟弟一眼,周成韜忙道:“阿耶,是兒一些愚見。我們不能坐等南朝風雨飄搖,誰能預料南朝這口氣要多久能嚥下?不若化被動為主動。”

“化被動為主動?”周榮若有所思。

“阿耶,我們是否能製造一個時機,尋人叛逃投向南朝,只要能得南朝信任,不怕他不能攪亂南朝大局!”周成文進一步道。

周榮陷入了沉思,只要能夠把南朝攪亂,無論北朝如何,都無暇發兵,他就能一統北朝,這個法子倒也不是不可行。

不過人得好好挑選,不怕有野心,就怕野心不夠,不敢窺視南朝江山!

周氏父子在謀一場大局,將作寺大匠被君辭纏了一日,實在是有些招架不住,最終還是妥協,引薦了幾名匠人,都是曾經參與宮殿修建之人,造一間屋子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君辭心滿意足,就順杆子往上爬:“將作寺造屋建舍之材上佳,使君便賣些與我如何?”

氣得將作寺大匠恨不能拿東西將不要臉的君辭給砸出去,奈何他把人都介紹給了君辭,這些人都是從將作寺退出去,現在日子拮据,指望著君辭能多給些酬勞。

於是乎,人與修建屋子的材料,君辭一次性就聚齊,掛著志得意滿的笑容,騎著高頭大馬,順手又買了她愛吃的膏餅,踹在懷裡喜滋滋回軍營。

只是還沒有出城門,就被人攔下。

元鐸一襲便衣親自站在了君辭的馬前:“君都尉,可否賞臉一敘?”

騎在馬上,君辭看著元鐸,因為丟了幷州刺史一職,他一直留在京師,上次見面雖然是夜色之中,可元鐸仍舊精氣十足,今日倒是多了一絲疲態。

“不知閣下是?”

“大丞相帳下小將元鐸。”元鐸被革職就再也沒有任命,不過他本就是周榮軍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