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演講,很顯然讓大家更多了幾分思考,並沒有在一味的認為插班生這條路子就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如果說只是同水平的比拼,那還好說,沒準還有希望。

但,這很顯然不是的;

因為,李松林已經將一整個插班生考試的流程、一整個競爭環境有清楚的講出來。

接下來, 你的對手會是一本院校的優秀學生,是絕大多數,而不是少部分。

期間:你不能有掛科的現象,不能違反校紀校規,更不能只是間斷性學習。

備考過程中,一旦進度落下, 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乃至於一堆的人將你超越。

如果自己備考的那一年報考的人很多的話, 對手又格外強悍,又該怎麼辦?

少年人是該有衝勁沒錯,可也不能錯失了對於自己的判斷。

縣中這邊,每年考上一本的一隻手就能數過來。

像李松林所在的班級,當時也就僅一半的人考上了本科。

水平情況可想而知,如果真的腦子一熱報了上海那邊的民辦三本院校。

很多人可能是承受不過來的,因為花銷和學費實在太貴。

在這樣一個平均工資三四千的縣城,真的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

一年是兩萬多,兩年就是五萬,一整個大學讀下來就至少要十萬。

這還只是學費部分,不包括洗衣費、水費、電費、生活費……

其中,生活費可從來不是一筆小數目,就拿李松林剛到尚業學院的時候來說。

不買什麼大件的前提下,一個月的生活費至少也是要兩千打底。

不算購置衣服一類的費用已經到這個程度了,試問在縣中上學的基於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能有幾人承受得住?

廣西縣城, 三線城市的縣城裡處於中等家庭水平,其實是要低於全國水平很多。

單以此作為論調的話;

是這樣並沒錯,但演講的時候他自然不可能就這麼大赤赤講出來。

“……”

饒是如此, 一番演講吓來,也使得身為主角的高三畢業生們不由得更清醒了幾分。

估摸著這個時候,不少的人都慶幸沒有草率定下。

真要和那些頂尖學校的學生競爭,很明顯自己不是對手。

“我靠,看著哪些個機構的宣傳我都忍不住心動了,還好聽了學長的演講,瞭解了裡面的具體情況。”

“絕了,這些機構真的完美的規避掉了重點,只談二本升十二所名校的例子,絲毫不談比例,以及考試的難易程度。”

“資本家嘛,懂的都懂,套路不管髒不髒暫且不論,有用就行;”

“得虧學校請來了學長,不然我可能就隨便選一個上海的民辦三本了!”

心有餘悸的大有人在,連帶著校方領導也止不住的心裡咯噔一下。

畢竟前期是他們放在的官網上宣傳,熱度是有了,但如果真的誤導學生做出錯誤的選擇, 勢必會引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教書育人,學校最怕的就是自身的形象受到衝擊。

外在形象一崩盤,後續的學生資源必將會大幅度下跌。

很有可能學校排名上也會議降再降……

別以為這是誇張的一個說法,一旦家長圈子裡面有什麼事情,下面幾屆的風向勢必會跟著走。

口碑下降,能招到的學生資質是可以預料得到的;

隨著流程走完,整個關於畢業生的講座也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