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繼續監視,我去和折將軍商量一下,讓他們做好應敵的準備。”

寧復說完轉身就走,軍情緊急,一刻也耽誤不得。

當折可適得知遼軍隨時南下的訊息後,也立刻下令,通知各軍做好準備。

同時百姓的遷移也開始抓緊了,實在不願意遷移的,也只能搬到山裡暫時躲避。

三天之後,河間府最西邊的一個縣傳來訊息,第一股遼軍南下,開始圍攻縣城。

因為之前遼國遇到了蝗災,軍糧奇缺,所以這次遼軍打草谷的規模也很大,第一股遼軍就有三百人。

要知道遼人雖然輕視大宋,但也不是莽夫,他們南下之時,一般都先派出一些探馬,沿著宋境打探情況,以防發生什麼變故。

而遼人的探馬一般人數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十人左右。

可是這次遼人的探馬沒來,反而一次就派出三百人的小股騎兵,這說明遼人對這次打草谷也十分急切。

而且以前遼人打草谷時,一般都只攻擊村寨,很少會進攻縣城,畢竟縣城都有城牆,而且還有駐軍。

哪怕宋軍再怎麼無能,但據城而守還是可以做到的。

遼人打草谷只是為求財,也並不想因此產生太大的傷亡,所以一般不會去啃縣城這樣的硬骨頭。

可是這次他們卻直接攻打縣城,顯然是想打下縣城後,獲取城中的物資。

對於遼軍的變化,大宋這邊顯然沒有做好準備,雖然之前寧復已經派人通知邊境的各縣,告訴他們這次遼人打草谷的規模會擴大,可是並沒有人放在心上。

反而邊境的一些官員覺得寧復太多事。

十分不巧的是,第一個遇到遼軍的縣城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以為遼軍還會像以前那樣,只是搶掠一下縣城周圍的村寨,奪得一些糧食就會離開。

卻沒想到遼軍竟然直接攻打縣城,偏偏這個縣城距離青縣有點遠,並不在新軍的駐守範圍內,甚至想從青縣救援都來不及。

在這種情況下,縣城的守軍被遼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僅僅一天時間,縣城就被遼軍攻破,隨即幾百遼人騎兵,竟然追著幾千宋軍大殺特殺。

宋軍守將更是在看到情況不利時,直接帶著家卷跑路了,根本沒有做任何的抵抗。

結果就是在縣城陷落後,遼軍將整個縣城的物資搶掠一口,城中百姓死傷無數。

當這個訊息傳到寧復耳中時,時間都已經過去十天了,就算現在他們派兵救援,去了也只能見到一座被燒成白地的廢墟。

對於縣城中宋軍的表現,寧復雖然痛恨,卻又有些無奈,整個河北的禁軍都是這種模樣,遇到戰事根本指望不上。

接下來的幾天裡,接連有遼人南下的訊息,而且這些遼軍也紛紛將目標對準了宋人的城市,因為城市中儲存著大量的物資。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城市守住了,有些城市卻被攻破,一時間大宋的邊境上也是戰火連天,百姓們哭嚎震天。

很快馬原又送來情報,有數支遼軍殺向青縣等地,這讓寧復也立刻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