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商稅的徵收雖然富了朝廷,卻窮了百姓,所以北宋的富裕是真的,只不過是國家和上層的富裕,底層的百姓其實被稅收盤剝的苦不堪言,這也是宋朝民間起義不斷的主要原因。

之前寧復剛登基,商稅又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為了國家的穩定,寧復一直沒有對商稅下手。

不過在遷都之後,大周的經濟政治中心轉移到北京,寧復更是進一步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因此他才決定對商稅下手。

其實章惇也知道上面這些,只不過商稅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所以他也不敢輕動,不過現在看到寧復的態度如此堅決,他也不好再反對。

做為開國之君,如果連寧復都無法推行稅收的改革的話,那麼大週日後繼任的皇帝就更不可能動這些了。

所以寧復現在的改革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到好處,甚至可能會引發國家的動盪,但是從長遠來看,卻是利國利民。

不過就在這時,忽然只見一個內侍飛奔而來稟報道:“啟稟陛下,武清急報!”

聽到武清那邊送來急報,寧復也是一愣,畢竟剛才他和章惇還說到武清,結果這就送來急報,時間上也太巧了。

“呈上來!”

寧復立刻吩咐道。

只見內侍將一份奏本呈交上前,寧復接過來開啟看了一下,隨即也氣的拍桉而起,然後在書桉後面來回走動了幾趟。

“陛下何故生氣,難道武清那邊出問題了?”

章惇看到寧復的表現也不由得擔憂的問道。

“你自己看!”

寧復將手中的奏本交給章惇道。

章惇開啟奏本,發現這是武清那邊的官員送來的急報,不過並不是武清出事,而是海上出事了,確切的說是高麗那邊出事了。

寧復重視大海,不但組建海軍,之前更是派人出海,而且對於海上的貿易,也十分的鼓勵,因此大周現在的海貿也開始興盛起來。

高麗做為大周的臨國,雙方的交流自然也十分頻繁,因此有許多大周的商船前往高麗做生意,高麗對大周雖然不像後世的朝鮮對大明那麼忠心,卻也還算友好。

不過就在半個月前,高麗忽然無故扣押大周停靠在高麗港口的商船,甚至還派水師攻擊海上的商船,使得這些海商損失慘重,有些人更是把命都丟在了海上。

於是好不容易逃回來的海商聚集到正在修建的武清港,請求朝廷為他們主持公道。

武清當地的官員當然不敢管這種事,畢竟這關係到兩國的邦交,因此他們也只能將事情上報給寧復,於是也有了章惇手中的奏本。

“奇怪,高麗對我們一直還算友好,怎麼會忽然攻擊我們的商船?”

章惇看完奏本也露出不解的表情道。

“不管他們是什麼理由,敢招惹我大周,必將讓他們付出百倍的代價!”

寧復怒火萬丈的再次一拍桌子,他正愁海軍沒有練兵的地方,沒想到高麗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