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那邊的港口修建的怎麼樣了,海軍學院已經搬過去了,那邊的軍民港口要分隔開來。”

垂拱殿中,寧復頭也不抬的向章惇問道。

這裡本來名叫大義殿,不過寧復定都北京後,就將這裡還改名為垂拱殿,另外皇城也在擴建之中,甚至整個北京城也需要重新規劃。

“啟稟陛下,武清那邊本來只是遼國的鹽場,除了一些鹽民外,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城鎮,現在要重頭開始建造港口,也有許多的困難,所以現在工程進度也有些緩慢,估計最愉也要等到明年,港口才能修建起來。”

章惇立刻回答道。

武清也就是後世的天津一帶,這裡本來只是遼國用來煮海鹽的地方,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港口。

不過寧復卻知道天津的重要性,這裡可是北京的對外港口,而且在這個時代,黃河也是從天津一帶入海,再加上大運河也從這裡經過,因此這裡可謂是交通要道,必須要發展起來。

“最近又裁撤了一批廂軍,如果人不夠,就從這些人中招募,至於錢……”

寧復說到這裡也露出頭疼的神色。

他在穿越之後,也只是剛開始為錢發了點愁,後來就再也沒缺過錢。

可是現在做了皇帝,卻發現處處都用錢,比如現在要防備金國崛起,軍隊肯定要花錢,而在遷都之後,北京和皇城都要擴建,同樣也要花錢。

《高天之上》

現在武清那邊的港口要建設,更要投入一大筆錢,這讓寧復也感覺有捉襟見肘。

“陛下,今年國庫的確有點緊張,不要就先緩一下,等明年稅收上來了再說?”

章惇這時開口建議道。

“也只能這樣了,商稅那邊制定的怎麼樣了,推行下去有沒有困難?”

寧復先是點頭,隨後再次問道。

做為一個來自後世的人,寧復深知稅收才是國家收入的大頭,而商稅更是重中之重。

大宋重商,但對商稅的徵收卻十分混亂,再加上商人的地位低下,導致各級衙門隨意增加商稅,嚴重影響到商業的發展,因此寧復才讓章惇重新徵訂商稅,並且嚴禁地方再私加稅收。

“商稅的制定和推行倒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北京與東京已經開始實行新的商稅了,只是……”

章惇說到這裡遲疑了一下,隨後這才繼續道。

“只是陛下放開了許多專營的行業,這恐怕會影響到朝廷日後的收入吧?”

“專營雖然是暴利,但並不利於國家和商業的發展,而且對民間百姓的盤剝也太重,因此對一些不太重要的行業,還是放開讓商人進入,到時咱們只需要收稅就是了。”

寧復將自己的理由講了出來。

所謂專營,其實就是後世的國營,也就是隻允許國家經營,禁止或限制私人進入這個行業,這種壟斷生意自然都是暴利。

只不過北宋的專營行業實在太多了,除了傳統的鹽和鐵外,還有茶葉、酒、醋等和民生緊密相關的行業,靠著這些專營行業,北宋的商稅甚至是明朝的六十倍。

要知道明朝的疆土可比宋朝大上一半,雖然明朝的商稅比較低,但這個差距也太離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