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士人的確於國有功,可是士人也因此獲得了遠超農工商的權力!”

寧復這時忽然目光一凝,神情也變得前所有的嚴肅。

“看看大宋的現狀,農夫的田地被兼併,辛苦勞作一年,卻連肚子都填不飽,工匠們日夜勞作,卻連養家餬口都做不到,商人的情況看起來好一些,可為了做生意,卻要像狗一樣,依附於權貴而生!”

寧復說到這裡探出身子,目光炯炯的盯著章惇質問道。

“章公,你可能回答我,為何農工商三民會變成現在這種模樣?”

“這……我……”

章惇被問的啞口無言,不是他不知道答案,而是他無法回答。

農夫的田地絕大部分都是被權貴兼併,至於工匠,更是地位低下,他們幹活的作坊也大多是權貴所開,至於商人,更是權貴養的肥豬,隨時都可能殺了吃肉。

而這些權貴,除了少部分像曹家、高家這種世襲的將門外,絕大部分都是讀書人出身。

這些讀書人透過科舉或蔭庇,可以進入仕途為官,哪怕不做官,他們在朝中也有各種各樣的人情關係,這些人組成一個龐大的利益網,甚至章惇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

大宋的農稅、商稅為什麼收不上來,並不是農民、工匠和商人抗稅,事實上做為升斗小民,他們根本沒有抗稅的資格和能力。

真正不願意交稅的,正是這些讀書人出身的權貴階層,他們利用自己的身份和關係,大肆吞併田地和商鋪,然後用各種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免去了稅收。

這才是大宋收不上稅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宋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富足,但其實這種富貴只存在於士人階層,農工商的日子都十分不好過。

後世曾經對宋朝的農民起義做了一次統計,結果震驚的發現,整個宋朝的起義次數,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四百三十多次。

哪怕被異族統治的元和清兩個朝代,也沒有達到宋朝這種程度。

瞭解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只有底層活不下去時,才會被逼拼死一搏,而宋朝民間的起義如此之多,正是因為對底層的剝削過重。

比如大名鼎鼎的方臘起義,那可是在號稱富足的江南地區,可短短几個月時間,方臘起義就席捲整個江南,連江南地區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更別說其它地方了。

所以大宋計程車人階層早就變成了一隻吸血蟲,將農工商創造的財富盡數吸入腹中。

整個大宋的富足,其實就是士人階層的富足,與農工商無關,所以哪怕是在後世,也有無數讀書人在懷念大宋,因為在大宋這個時代,做讀書人簡直太美好了。

“你對讀書人有很大的成見啊?”

章惇沉默許久之後,終於緩緩的開口道。

“成見嗎,章公您應該最清楚,我說的是實情還是假話?當初您和王荊公變法之所以失敗,不就是因為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從而被瘋狂反撲嗎?”

寧復淡定的一笑道。

其實上面這些話,如果傳出去對寧復肯定十分不利,因為這些話實在太過大逆不道,甚至會動搖大宋的統治根基。

但寧復還是要說,因為他今天對大宋的統治階級實在太失望了。

&nbsp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