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母慈子孝(第1/3頁)
章節報錯
種誼本想留寧復吃飯,但卻被他拒絕了。
因為旁邊還有一個生無可戀的折克行,嘴裡一直唸叨著“可憐白髮生”,他可不想打攪到兩位老將軍“敘舊”。
兩天之後,寧復啟程回京,種誼帶著挑選出來的二十個種家子弟隨行。
至於折克行,他還需要回府州安排一下,畢竟他和種誼不同,身上還有官職在身,許多事情都要安排,所以會延後一段時間再去京城。
就在寧復他們離開慶州的同一天,章楶開始調動環慶路的大軍往邊境雲集,甚至還在某些區域舉行演練。
大宋這邊的軍事動向,也立刻引發了西夏的關注。
雖然這些年大宋一直處於守勢,但章楶上任後,卻屢敗西夏大軍,所以誰也說不準章楶會不會主動進攻?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夏那邊很快做出反應,軍隊也開始往邊境集結。
一時間宋夏兩國的邊境氣氛緊張,一些商家都開始囤積物資,以便在戰時發筆橫財。
“邊境的局勢似乎有點不對啊,是不是朝廷有什麼動向?”
路上種誼向寧復問道。
做為軍中的老將,種誼對邊境的局勢十分敏感,再加上種家還有不少人在軍中,所以更方便他獲取各種資訊。
“老將軍您問錯人了,這種軍國大事,我怎麼可能知道?”
寧復撒了個謊,挑動梁乙逋父子造反是絕密,除了他和章楶、趙佶外,連趙宗漢都不知道,更別說種誼了。
“真的?”
種誼卻感覺寧覆沒有說實話。
“當然,我這次去慶州,主要就是為了請您出山,順便給端王送行,其它的事情真的沒參與”
寧覆信誓旦旦的道。
看到寧復一臉真誠的模樣,種誼也懷疑自己是不是感覺錯了?
……
興慶府皇宮。
夜已經深了,梁太后坐在大殿之中,依然在處理著白天未完的公務。
梁太后今年三十多歲,看起來風韻尤存,只是臉色有些憔悴,眉間也皺著了一個疙瘩。
看著桌子上的這些奏本,梁太后心中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內憂外患!
所謂外患,自然就是宋遼兩國。
梁太后掌權後,為了鞏固手中的權力,不但屢次對大宋發動戰爭,而且還與遼國發生了矛盾,導致遼夏兩國交惡,邊境上也是衝突不斷。
更讓梁太后頭疼的是,本來一直處於守勢的宋國,竟然在邊境集結大軍,似乎有主動北上的意圖。
面對這種情況情況,梁太后也只能派大將仁保多忠前去邊境督戰。
想到仁保多忠,梁太后又想到了夏國的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