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州,這裡是折家的大本營,聲名赫赫的折家軍,就盤踞在這裡。

折家在大宋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不但世襲府州刺史的官職,而且還擁有自己的私軍,折克行就是這一代折家的家主。

刺史府的書房之中,年過六十的折克行眉頭緊鎖,手上拿著一封剛送來的書信。

信是他侄子折可適寫的,折克行剛開始也沒太在意。

可是看過信上的內容後,折克行卻露出擔憂的表情。

“父親您找我?”

正在這時,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推門走了進來,長相與折克行有點相像,他正是折克行的長子折可大,也是折可適的堂兄。

“可適來信了,你看一下!”

折克行將侄子的信交給長子道。

折可大接過書信,看完後也皺起眉頭。

“這個武學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這麼久也沒出過什麼人才,就算有種家的加入,恐怕也辦不成吧?”

折可大猶豫了一下這才發表自己的看法道。

“如果只有種誼,我倒還不擔心,真正讓我在意的是這個寧復!”

折克行卻語重心長的再次道。

“寧復?他不過是個有些才華的少年人,連戰場都沒有上過,若沒有種老將軍,他恐怕連武學都撐不起來!”

折可大卻對寧復十分輕視的道。

“糊塗!”

沒想到折克行卻怒斥兒子道。

“一個少年人,沒有任何的家世,卻在短短几個月內,被朝廷授予清平伯的封號,獨自掌管武學,聽說無論是官家還是章公,都對他青睞有加,這是一般少年能做到的事情嗎?”

“父親教訓的是!”

折可大看到父親生氣,急忙認錯道。

“記住,這個寧復前途無量,千萬不要小瞧了他!”

折克行再次對兒子叮囑道。

折家的官位是世襲的,折可大就是折家下一任的家主。

但對這個兒子,折克行並不怎麼滿意,主要是折可大的表現有些太平庸,別的不說,光是折可適這個侄子,就比折可大要優秀百倍。

折可大急忙答應一聲,隨即這才有些擔憂的道:“如果寧復真有那麼大的本事,把武學辦成了,種家說不定真的可以恢復當年的威望,到時……”

折可大說到最後忽然停了下來,然後看了父親一眼。

西北第一將門可不是一個虛名,在這個名聲背後,暗含著無數的利益。

比如折家這幾年深受朝廷的器重,折可適不依靠家族,同樣在軍中闖出了極大的威名,這除了是他自己的本事外,也和朝廷對摺家的支援有關。

折克行一臉的凝重,只見他沉思良久之後,終於抬頭道:“我要去慶州一趟,府州這邊的事情由你來處理!”

“父親,您之前不是已經拒絕了武學嗎,現在再去的話,豈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折可大聞言也臉色一變,他知道父親最好面子,說出去的話從來不會更改。

“相比利益,一點面子算什麼,你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連這點道理都不懂!”

折克行恨鐵不成鋼的再次瞪了兒子一眼。

要不是兒子太不爭氣,他又何必年過花甲還要四處奔波?

……